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硬體群眾募資真正該注意的事 ─ 讓快速試製推你一把(下)

上篇我們談到了「快速試製」,在量產前先少量製作,測試並改良產品。然而試製仍需要資金,沒有富爸媽的微型企業、甚至個人開發團隊該怎麼籌資?隨近年趨勢改變,群眾募資是越來越多團隊的選擇。

本身擅長電路及量產製造的戴憶帆(Ray),最近正與前位講者 Dennis 的工業設計合作,希望整合桃園的工廠,吸收台灣強大的製造實力,將桃園打造成快速試製的中心,做為新創組織最重要的技術後盾。在《如何讓快速試製產業落腳桃園》活動中,他便從「群眾募資」切入,和大家分享製造業在群眾募資的發展、得利與風險。

6b825b68e5f7469a91895f15e0f5edd5-e1449545682273

先收集消費者和資金,然後才開發

Ray 首先介紹了幾個在群募平台快速達標的團隊,如 Pebble Watch(智慧手錶)、 Ubiquiti (可無限擴充的 AP)等,說明群眾募資如何顛覆傳統製造的流程:不急著投入產品製造,反而是先以群募獲得所需的資金與消費者,接著才投入開發。

Ray 並向大家分享 Indiegogo 為群眾募資團隊列出的注意事項:首先要有 Prototype,才能說服大家你不是在吹泡泡;另外確認能在半年內出貨,降低延遲出貨的可能;團隊也該盡量做到開發之餘還有資源做行銷,並經營足夠的觀眾分享專案。

等等,延遲出貨?「這是硬體或軟硬體結合的群募計畫常見的風險,」他說,「在美國最大群募平台 Kickstarter 的『科技類專案』失敗率為 31%,延遲出貨率則高達 81%,也就是準時出貨的專案只佔 7%;其他亦不乏編織泡沫、詐騙的案例。」

Ray 指出 Kickstarter 上,科技類專案的成功率為31%
Ray 指出 Kickstarter 上,科技類專案的成功率為31%

「硬體的設計和製造向來是兩回事,許多硬體產品被設計出來時看起來沒問題,真的要進入規模量產階段時卻又困難重重。」Ray 並列出一條製造公式:成本 + 功能 + 外觀 + 時程 = 1,任何一項因素變動,都會導致產品不完整或難產。對此,他整理出團隊在「供應鏈」上可參考的六步進行流程:

1. 決定零件供應商廠牌

2. 洽詢少量供應商
受限於訂購數量的門檻,小團隊較難向原製造商訂購零件,因此需尋找可提供少量零件的廠商。

3. 找到各階段夥伴
確認零件後,要找到設計團隊,包括工業設計師、機構、電路工程師等。

4. 確認目標客群及需求
銷售的對象是哪些國家,各又需要什麼認證?

5. 銷售地區的當地製造商

6. 若為出口,需敲定該國的物流合作

另外,Ray 也認為下階段重要的不再只有成本。「新的設計思維包含各種發展方向,Design for X,那個 X 可以填入的項目越來越多元,例如把重點放在品質、製造、測試,甚至是服務。」

Design for X,X 可以填入的項目越發多元
Design for X,X 可以填入的項目越發多元

台灣目前的機會與隱憂

講座尾聲聊到了台灣現況,Ray 說台灣不做投資媒合,都在辦博覽會,且團隊大同小異。「這是否代表新創的泡沫正在形成?若泡沫破裂,又能怎麼幫助新創團隊重新爬起來?」同時他也認為,做軟硬體推廣的團隊太少,行銷活動做得有點太多了,「我覺得應該多談點製造過程,讓大家更加了解我們是個製造王國。」

另外,台灣在創業觀念上仍有改進空間,很多人仍會覺得一次失敗就是罪大惡極;反觀國外的創投倒很喜歡有幾次失敗經驗的團隊,因為這代表他們更了解狀況、更有機會成功。

台灣還有最嚴重的隱憂:人才斷層。我們的製造實力再雄厚,如果沒人傳承還是會有斷流的一天,現在的工廠裡面幾乎都是中老年人,年輕人不願意進工廠,未來發展恐怕相當嚴峻。

最後 Ray 強調,「台灣製造業現在還是相當具有優勢,產業很密集,工廠或企業之間的平均車程只要 30-40 分鐘,零件取得成本很低。總地來說,目前我們的品質與時效仍遠遠超過中國,但是啊,還能維持多久就不知道了。」

封面圖片來源:Kickstarter 網站截圖

關於作者


陳 冠廷

PanX 實習,興趣廣泛、喜歡東碰西碰,覺得金融與演算法是人類的奇蹟發明!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