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呼叫阿福執行長余致緯:「我每天都在想,使用者到底在哪裡?」
如果說創業是一條艱辛又充滿變數的道路,那我想用來形容現在呼叫阿福團隊(Get Alfred)面臨到的問題,再適合不過了。
在約定的採訪前幾日,呼叫阿福位於古亭的辦公大樓經歷祝融肆虐,導致辦公室停水停電。幸好大火只蔓延到隔壁的辦公室,讓呼叫阿福免於太大的損失。但基於實在想到新創辦公室晃一晃,最後我和呼叫阿福執行長余致緯(Ronald)仍選在這黑暗又荒謬又充滿希望(有如創業之路)的辦公室展開對談。
不論是傳統、創新,只要能賣出產品都是好方法
在創辦呼叫阿福之前,余致緯於學生時代便開始投入創業,共同創辦了圖像辨識引擎 CliPcik,之後則到 Gogolook 擔任事業總監。
2015 年再次創業,選擇了 O2O(Online To Offline)服務當作題目,「手機發展到現在,應該可以提供更多的服務來幫我節省時間。在找尋大家每天共同都會遇到的問題時,便想到了『車』」,余致緯表示。目前他們已經推出了即時泊車服務的「呼叫阿福」與找尋車位的「停車大聲公」兩項服務。
但余致緯也大方承認,在推廣 O2O 服務前期時遇到許多困難,說道「O2O 服務有兩種方式能快速找到使用者,第一種是投入大量的行銷預算,像是 Uber 藉由壓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另一種則是轉移原本服務人員,舉例來說,計程車行因為掌握許多司機,所以當他們要投入代駕服務時,能直接把部分人力轉移。但對新創公司來說,因為沒有過去產業的背景和相關人力很難走第二條路。」因此,他們嘗試許多的方法來行銷推廣,包含曾引起一陣話題的「舉牌」宣傳。
在今年五月,呼叫阿福採用傳統房仲業「路邊舉牌」的線下推廣方式引起新創圈一陣討論,有人認為新創不該走這種傳統服務。但另一方面,過於強調新創的網路服務是否有時忽略了傳統的貼地推廣?
余致緯表示,「我們每天都在想『車主(使用者)在哪裡』。仔細一想,車主不就在馬路上嗎?」此外,相較於吃飯、買東西等,「停車」的需求是更立即、更當下的。因此,他們採用更貼地的方式來找尋使用者,像是去停車場和正在排隊的車主推廣;剛停好車的人跟他說下次可以使用這項服務;在停車場旁放置宣傳旗幟;在合作餐廳放立牌宣傳,甚至和江惠演唱會合作,宣傳他們泊車和找車位的服務。對呼叫阿福來說,他們並不排斥任何一種能宣傳他們服務的方式,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貼地,都是他們推廣產品的機會。
除此之外,「如何讓車主養成習慣,在需要停車時就會想到呼叫阿福與停車大聲公」,也是他們一直在努力克服的困難。
結合大數據分析掌握車輛資訊
目前已經推出的「呼叫阿福」和「停車大聲公」的呼叫阿福團隊,未來會先將主力放在這兩項產品上。余致緯認為,目前可以掌握車主狀況的只有監理所和停車場,而期望呼叫阿福與停車大聲公在未來能夠成為第三個。
「從現在有的 Open Data 我們已經可以知道許多停車場此時此刻是不是有空位,再透過停車需求和大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大家都在哪裡下車、習慣去哪個停車場、多少人有停車需求,以便知道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停車場、要哪個停車場合作等,而同時在未來也能推廣更多的服務」,余致緯說道。
已經有多次創業經驗的他,鼓勵大家投入創業嗎?余致緯表示其實不會特別鼓勵大家進入到新創,「因為風險實在太高了」余致緯坦承。
「新創並非潮流。你必須先想清楚『自己在幹嘛』、『創業是什麼』,甚至於每天驅動自己起床的動力是什麼?」相較之下,余致緯認為環境、資金、能力都只是創業過程中會遇到的諸多問題之中一個而已,而並非決定創業成功與否的關鍵。
封面照片來源:呼叫阿福團隊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