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種子創業競賽(下)/創業人之夜,矽谷團隊:募資不是只要找到錢就好
台大種子創業競賽決選順利落幕後(比賽內容請參照上篇),為了促進各團隊交流,台大創創中心在賽後熱情安排了「創業人之夜」餐會,會中更邀請已前往矽谷發展的創業者們,與新秀分享經驗。與談者包括物聯網分析公司 MoBagel 行動貝果、提供個人對個人分期付款服務的第三方支付平台 installments 以及智慧識別證 Beacon 開發商 Loopd。三位講者除了現場分享自家產品外,也在募資方面為新手們帶來不少寶貴建議。
早期募資,別天真的把公司賣了
MOBagel 創辦人鐘哲民提到,今日的募資以市場美國、中國熱錢最多。而矽谷仍以軟投資體當道,中國則是在電商領域快速崛起。有趣的是,台灣本地創投相較其他國家,對硬體投資更有興趣。
許多創業者在首次募資時,都會面對一個投資者常問的棘手問題,「你覺得自己估值多少?」,估的過低對公司不好,過高則會影響到下一輪募資。但這其實是個假問題,理解自己的公司產品固然重要,但創業者最好先問清楚投資人想投怎樣的公司。理解對方真正想達到的規模與願景,再配合自家產品策略,定出雙方都能接受的估值,以免白談一場或是無從定起。
此外,募資講究的是平衡,早期最好別讓單一投資者持股超過 30% ,或是直接被大企業收購,以免過早限制了公司的成長。尤其在 A輪之前,如果公司已被龍頭企業掌控,其對手也會不敢跟你合作。
如何吸引投資者?
對投資人來說,一般都是七年為一單位,在加上一至兩年的緩衝期,七年後公司必須要有 10 倍的投資報酬率。換句話說,如果想說服投資者,就要提出能讓公司每年至少成長 40% 的計畫,新創企業早期更應該以倍數成本為目標。此外,每次談完投資或合作案後,一定要確認下次會面的時間。需要錢的團隊滿街都是,很多投資者根本記不清楚團隊名字,如果沒有事先約好時間,很容易就被淡忘,日期限制也能給自己警惕。
另一個小技巧在於欲擒故縱,如果你的產品非常優秀,可以在投資者雲集的活動如創業競賽最終 DEMO DAY 時,營造投不到你的緊張感。讓他們擔憂這一輪跟不上就沒機會了,刺激猶豫者出手,避免因熱潮退去而損失的投資。
怎樣的公司讓人信賴?
俗話說人脈就是錢脈,除了公司經營外,也要多跑各種分享活動尋找對公司有興趣的投資者。並針對不同的投資人,不只賣夢想,還要提供真正有內容的解答(產品是否準備到甚麼階段?預期營收多少?技術如何改善?等等細節的計畫)一般從見面到拿到錢,大概需要半年的時間,在這期間讓投資者看見你成長的決心非常重要,畢竟生出一個點子很簡單,但要做到世界第一卻很困難,投資者最怕新創團隊有想法但沒有執行力。
此外成員資歷也很重要,過去優秀的實績或得獎紀錄,可能讓他人在原型階段就對你買單。如果團隊中有熟悉財務與法律的專才。也能讓投資人更放心,專注於討論公司核心事務上。
另外有個重點,沒錢的時候要募資,有錢的時候也要募資,因為你的公司需要資金為成長加速,且通常在公司狀況好的時候大家才願意掏錢給你。在台灣,募資的預熱期大概需要半年,在矽谷則是一、兩個月(投資人多且活躍),如果半年都募不到錢,就應該回頭檢討產品是否有根本上的問題。
錢很重要,但好的投資者會帶你走得更遠
在台灣,活躍投資者只有幾十人,但矽谷的規模就相對可觀,創業者也有較多選擇機會。不過兩地文化差異頗大,美國較重視平等合作,台灣則像上下階級關係,如果你想前進矽谷,最好能展現出對公司的自信與風度。在選擇投資人時,創業者考量的不僅是錢的多寡,投資者與公司文化的契合度也相當重要。例如在早期發展時,對方是否願意陪你熬過燒錢的階段,且尊重你所提出的核心價值,不會隨便叫你去做市面上流行的商業模式。
如果投資人願意親自加入團隊工作,就很可能是未來好幾年的優質夥伴,畢竟對 START UP 來說,成敗關鍵往往取決於人。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