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網路人該這樣看22K

22K(職場新鮮人薪資過低)議題發燒,網路圈也熱議不停,然而如果從網路人的角度來看,我認為太多討論複製了傳統的、由政治人物或社運團體設定的討論框架。我以為,網路人談22K議題,最該關心的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

我要先說明,下面我刻意忽略兩種情況,「就是沒有工作能力的求職者」跟「就是要壓榨勞工的僱主」,前者是社會福利的問題,後者是執法問題,這裡先不討論。

首先,站在求職者的角度來看,資訊不對稱主要有兩個面向,第一,包括企業的營利狀況、投資情形、工作張力……求職者大半是不知道的,就算想方設法問到、查到一些,若進公司後被真的壓榨,也不容易挑戰現況。第二,充實進修與自我增能的門檻高,因此要讓自己在職場上變得更有競爭力的企圖也降低。

若站在資方的角度,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一樣困擾,也分成兩個面向。第一,資方面對求職者的資訊不對稱。資方當然希望排除錯誤人力投資,但很難僅透過面試就知道求職者的能耐跟工作表現,因此會想壓低薪資、透過約聘,看情形才決定是否長期雇用,並提高薪資。第二,「小資方」面對「大資方」的資訊不對稱,當市場偏向大資方掌握而非有利於小資方竄起,某些小資方無法降低競爭成本的時候,便轉而降低勞動成本。

目前的討論,不是勞方痛罵資方「無良」,就是資方批評勞方「無才」,最後永恆回歸到「教育改革」或「企業轉型」等雖然重要,卻難立竿見影的基礎建設。以至於勞資都感到「無力」。

網路人不該陷入沒有建設性的討論框架,應該試著去解決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不管是資方無良還是勞方無才,顯然目前的人力銀行跟企業公開資訊都做得不夠好,讓有才的勞方被無良資方壓榨,害有良的資方被無才勞方拖累,大有改善空間,這豈不是創業的最佳切入點嗎?結合社群網絡、資訊圖表、客製化分析跟配對等方式,提供更好的勞資媒合網路服務吧!

網路人更該從「如何透過改善或創新網路服務降低年輕人自我投資成本」的面向切入。而不只是空談「年輕人應該加強自我投資」。例如「大型公開線上課程」(MOOC)就是一個切入點。此外,更友善的智慧財產權法、更低的上網費用都能降低年輕人的自我投資成本,也值得網路人集結倡議。

最後,就網站經營的角度,不如馬上成立 22k.com,把「待遇揭露」這件事變成一個網站生意,輔以前面提到的各項。不必以憤青角度經營,好好打造一個垂直網站就很有吸引力了,拉高資訊落差是利基,但弭平資訊落差也是利基啊!

本文原發表於《數位時代》雜誌 2013年 2月號 「公民之聲」專欄

圖片來源:Shih Hsin Radio Station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