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青年專題/瞄準學生:這些新創憑甚麼?
Facebook 由大學生社群出發,經營至今成為擁有 14.9 億活躍用戶的全球最大社群網站。學生到底是不是容易獲取的客戶?新產品與服務在學生族群中的傳播力道該如何掌握?在創意創業遍地開花的台灣,又是否有針對學生客群紀錄使用行為與回饋的團隊呢?
這次 PunNode 整理出四個以學生為目標客群的新創團隊,從社交、共享經濟、實習媒合到教育,這些團隊鎖定年輕市場,為學生們量身打造獨特的產品與服務,並創造出各種嶄新的商業內容與模式。
午夜 12 點,你抽卡了嗎?── Dcard 論壇
你聽過「學生證豔遇事件」、「安全帽邂逅事件」嗎?以「在每個午夜拆開,讓你認識更多校園同學」為標語,網路匿名校園社群平台 Dcard 推出以來,接連在各大學校園形成旋風。Dcard 由台大資訊管理系學生「狄卡」簡勤佑與同系學弟林裕欽在 2011 年創辦,原先只是創業課程的作品,卻意外大受歡迎。
創辦人曾在接受政大大學報採訪時表示,他認為匿名的分享、交友或許能讓不善面對面交際的人更自在,而 Dcard 提供會員一個可以公開或匿名分享趣事、討論新聞的網路平台。到了每天的午夜 12 點,所有會員都會收到一份系統配對的交友邀請,雙方皆按同意才會顯示身分,免去被拒絕的尷尬;若在 24 小時內沒有接受邀請,對方則會消失,這也是 Dcard 強調的緣分與神祕感。
對於網站品質的維護,Dcard 也有自己的想法,為了避免完全匿名的機制擾亂論壇發言秩序,平台設計以學校信箱註冊,使管理者能基本追蹤與識別會員身分,而人數較少的學校須累積千人聯署才會開放註冊。在擴張方面,Dcard 也於 2013 年夏天開設臉書專頁、轉發論壇中的高人氣文章,觸及沒有 Dcard 註冊會員的網友。
目前他們已開始招募實習生,並不斷更新網站功能。今年七月,Dcard 亦獲得科技部主辦的創新創業激勵計畫之中的「創業潛力獎」,與 55 萬元輔助金。
免費且長期的借你腳踏車 ── SHARING WHEELS 分享輪
SHARING WHEELS 分享輪由拾玖團隊於 2009 年創辦,當時還是臺大學生的幾位創辦人看見校園中無主腳踏車氾濫,數量超過學生真正需求,便決定以共享概念提供長期自行車租賃服務,希望能解決校園中同學與空間的負擔。然而,分享輪的創業之初並不順利,拾玖團隊和校方交涉近三年,最後在學校公聽會上被駁回;部分夥伴們也因各自的理由離開,他們仍然選擇一步步完成計畫。從親自租借交車到作業程序線上化,嘗試過線上募資、找贊助商、校園宣傳等方式,分享輪從臺大出發,現已進軍 11 所大學,超過 1,000 輛自行車與 5,000 名以上的會員。
分享輪不收租金,僅以押金和維修費用 ( 由用戶自行至約定車行處理,分享輪本身不經手維修費用 ) 管理旗下的校園自行車,廣告是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每輛車上設有活動廣告箱刊登廣告訊息,也不排除做為學生組織的「活動型」戶外廣告,或與商圈合作。這樣的營運模式與 Youbike 不同,同學不需把車停到特定的車站,也不用因為上課地點較遠被多扣錢。團隊更表示,未來租借狀況更穩定後,也考慮往南部大學發展。
拾玖團隊分享影片:
整合來自各方的實習機會 ── We-Student
幾年前校園興起一股學生到企業實習的風氣,然而尋找實習機會時必須四處蒐集資料、詢問學長姐經驗,十分耗時耗力;企業想招募實習生時也很難直接觸及還在學的學生。五位政大資管系的畢業生於 2012 年成立 We-Student,媒合學生和企業兩端。
和一般人力仲介平台不同的是,We-Student 會先和開出實習職缺的企業開會,確認招募要求和實習內容;對於學生交付的履歷也會先做初步審理,只將適合的人選轉給公司,減少企業的篩選成本,對於不適合者則提供技能加強等幫助,或幫其介紹別的實習。現在平台上除有行銷、程式設計、美編、企劃等各類型的實習機會,還有學長姊的實習心得,讓學生有更多資訊可以思考哪種類型的實習較適合自己。
We-Student 是 AppWorks 加速器第五屆的團隊,在培育過程中獲得許多前輩的經驗分享,並善用共同工作空間,除降低創業之初的成本,也累積團隊人脈。除了線上媒合平台,We-Student 更曾在政大校園舉辦「新創實習媒合會」實體活動,邀請企業創辦人親自到校園徵選人才。
來打電動… 啊不是,來上課囉!── PaGamO
教育科技 (EdTech) 一直是許多創業家/企業/教育單位努力的方向,希望透過系統化的方法和策略,幫助人們更有效率的學習。曾任職美國科技公司、有創業經驗的何志宏老師,與一直以來致力於推動翻轉教育的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率領電機系、資訊系的學生成立 BoniO 團隊,推出全球首款線上遊戲形式的教學軟體 PaGamO (音取自台語的「打 Game 學」)。
PaGamO 把設定角色、破關等遊戲流程設計成學習機率的遊戲,玩家可以藉由「答對問題」得到土地、打怪獸、購買寶物守護土地等,以破關、獲得領土的樂趣誘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概念十分成功,讓許多孩子拼命解題、不願意下線。PaGamO 的另一項重點是能了解並紀錄學生的學習狀況,老師可以從後台觀看解題過程、找到學生的弱點並挑選派題。自 2012 年寒假推出以來,平台上已有六萬名活躍玩家。
這項真正「寓教於樂」的設計在去年 (2014) 12 月獲得由美國華頓商學院與全球大學評比機構英國 QS 舉辦的教學創新大獎 ( Reimagine Education ),打敗其他來自 43 個國家的 427 個隊伍。另外,PaGamO 也在今年四月底獲得來自鴻海約 1.8 億台幣的投資。PaGamO 的機制也受到各界青睞,如國泰人壽於今年六月邀請葉丙成教授指導、導入 PaGamO 的遊戲式教育課程,葉丙成教授表示,「PaGamO 在台灣主要以社會服務為主,產品的主要商業市場則在歐美與中國。」
加速器與創投扮演重要角色
從以上四家新創公司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現象,這些「以學生為目標客群」的團隊基本上皆由學生本身創立 ( 除 PaGamO 由葉丙成老師發起 )、討論與執行 ,他們直接在生活中看見需求,並從使用者出發解決問題。而由於這些團隊十分年輕、大都沒有創業經驗,除了想法,後續的輔導與資金也相當重要,如 We-Student 接受 AppWorks 輔導、Dcard 獲得政府創業獎勵金,台灣各大創投、加速器、政府創業計畫等亦在之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註:本文於 2015/9/10 17:47 更正,前版本誤稱「Dcard 由台大資工系學生創辦」及「Dcard 現在的主要收入來自廣告,會員若不想看到廣告可以付費升級,創辦人表示。」
Cover photo via Jirka Matousek@Flickr, CC License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