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LL 行動產業聚會/「使用者體驗」早已落實於日常生活,就連慈濟醫院的師姐都瞭
「美女,妳的蛋餅好了」、「帥哥,麵要大碗還是小碗?」
與大街小巷的老闆、老闆娘們打交道,大概是我外貌自信心最高的時候。台灣的產業中,服務業佔大宗,我們每天接觸食衣住行育樂的提供者,不管是早餐店老闆的熱情招呼,或是鼎X 的 90 度鞠躬禮,都是「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 的實踐。如果我們了解什麼樣的實體服務會令消費者開心,那麼,為何科技業轉型開始關注使用者體驗之時,成為了百家爭鳴的學問呢?到底 UX 人才的技能與特質為何?
PunApp InstALL 29 以《我們團隊需要 UX 嗎?》為題,邀請 Gogolook(即時來電辨識服務 Whoscall 開發公司)服務設計師謝守澤,與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UiGathering)常務監事陳啟亮,分享如何實際運用 UX、談談:「我們團隊真的需要 UX 嗎?」
先確立公司目標,才知道如何實踐使用者體驗
Gogolook 服務設計師謝守澤 Soldier 指出,UX 就是產品與服務,當使用者感受差勁,那麼服務自然存在失敗的可能性,一旦發現就要快速驗證、優化。
除了將 UX 落實於設計中,Soldier 認為 UX 的概念其實有利於同事互動。Gogolook 是新創公司,組織扁平,但也容易混亂,UX 能夠協助團隊擁有共同的明確目標,也讓眾人都了解終端用戶的想法。另外 UX 也展現在日常生活中,一間酒吧的老闆也許不知道 UX 是什麼,但他們善於營造喝掛的氣氛,因此體驗的重點不在感受與流程,而是實踐。
在實踐時,「目標」就很重要,例如做產品常遇到用戶要求新功能,團隊這時得面對現實,新功能固然很棒,但資源與時間都稀缺的情況下,取捨非常重要。佷多時候,並非「選擇」做什麼功能,而是「選擇不」做什麼,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除了藉由目標找到最好的設計,也要貫徹至每一次的改版。Soldier 提到,中國的創業文化有一說法:「小步快跑」,有了明確的目標,才能快跑地推陳出新,依著不斷循環的過程:確立公司目標 -> 找出用戶的問題 -> 開發產品功能,一小步一小步地離目標越來越近。
找尋公司目標的三個方法
- 專注於公司的成長指標:用戶數、轉換率、營利、服務水準、用戶投入程度等等。
- 將目標分門別類,例如成長、基礎建設與除錯,在各個階段皆有不同的重點如下:
成長:量化指標,比較與改善表現
基礎建設:從 A 發展到 B,仔細了解發展的必要性
除錯:快速地驗證 - 列出「產品目標」與「記錄指標」——Goals(產品的目標)、Signal(用戶的行為)、Metric(數據的記錄)。以 YouTube 為例,其產品的目標是讓使用者快速找到相關影片,搜尋後的用戶行為可能是花了很多時間觀看影片,或沒有點擊任何影片便離開了,這些行為累積成數據,記錄後便能分析使用者觀看的影片數量與瀏覽時間。
使用者體驗的方法太多,因此 Soldier 提醒,不如先釐清問題與資源限制是什麼,方法就會隨之而生。例如,想聆聽使用者心聲卻沒有研究員,那可以邀請民眾訪談,每月請 4-6 名用戶回饋意見,並導入數據的運用,在重要的通路建立指標、記錄動作、觀測轉換率。將產品的功能攤開來,圈出每次上線的最小規格,打造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低可行性的產品)。更重要的是與團隊、公司分享目標、成果與失敗,才能真正將 UX 文化於組織中渲染開來。
先別管要念 UX 還是 U叉了,設計必須解決問題才有價
台灣使用者經驗設計協會 (UiGathering) 常務監事陳啟亮,服務過各行各業,包括中華電信、Yahoo!奇摩、遊戲橘子、信義房屋等等,經手了不同的生態鏈、消費者,以及使用者問題。
針對 Soldier 表示不確定 Gogolook 有沒有 UX 人才,陳啟亮認為 UX 一定存在於 Gogolook 公司內,它也許不是一個部門組織,但就像無形的品管一般,負責檢視產品的使用者經驗。
介面設計 (User Interface) 只是 UX 設計的冰山一角,冰山下還潛藏了 90% 的功能、內容、效能、實用、品牌、安全、可用性等等知識,要做好使用者經驗就必須了解更深層的知識與技巧。陳啟亮指出,5 年內,所有物品都將彼此連線溝通,需要什麼樣的 UX 設計才能讓溝通無礙?屆時,會畫設計原型可能也不代表擁有未來產品的設計資格。
「如果你的設計有價值,就必須解決客戶、品牌、app 等等遭遇的問題。UX 的問題愈難就愈隱蔽,解決的價值也愈高。」
UX 設計方法眾多,但大致分為四大門派
流程派以使用者為中心 (User C Design),挖掘需求及問題,再設計解決方案。這是一個不斷循環的設計流程。可參考 Google Venture 開發的五日設計流程:
- 問題:調查使用者的需求,找出設計上的問題。
- 脫離:盡可能地找出各種解決方法。
- 決策:選擇最好的解決方式。
- 原型:快速地打造產品服務的原型。
- 確認:向實際的使用者展示產品,了解可行性。
方法派像一把瑞士刀,包含了無數的 UX 設計方法,從研究、設計到評估都有許多學派發展出的理論。問題就在我們根本不知道該用哪一種,陳啟亮認為,條條大路通羅馬,建議公司乾脆找出專精某一種學派的人才,以此切入深究。
訣竅派仰賴經驗的累積,他們往往知道如何藉由設計提高轉換率,也根據目標累積出有效的知識。不過,現今時代變換很快,不能拿網頁設計經驗去做 app、手機設計經驗去做手錶、手錶設計經驗去做 IoT。不如學習 Facebook,開發不同的新產品時,採用小團隊的規模加入數據導向,讓每一個小團隊都有研究員,負責觀察使用者想法。
陳啟亮舉拉力賽賽車為例,賽段拉力賽使用的路面多樣,從沙漠到極地,而道路拉力賽雖然在公路之上進行,卻需要導航的能力,因此拉力賽的參賽者擁有一位副駕駛,負責導航與路面判斷。一位專心開車,另一人查看地圖,他們的角色其實就是設計師與研究員。團隊需要研究員的視角,才能替使用者提出看法。
然而找尋 UX 研究員之前,得先確認才能如何被運用。團隊中的角色各有重要任務,有人駕駛、有人確保車況、有人導航,分工合作才能有效開發產品。陳啟亮建議,即使是人少的新創團隊,只要有一人每天跳脫日常工作,花一些時間檢視使用者經驗,對於產品服務的發展都有正向影響。
結果派——陳啟亮舉慈濟醫院為例,院內的導覽系統和牆面都是白色,導致導覽方向不明顯,病患可能找不到正確的掛號台。但其實當病患一踏進醫院後,馬上就會有眾多師姐上前噓寒問暖,每一台自動掛號機旁也都有師姐協助操作,呼應了 Soldier 前面所提,並不是設計師才懂 UX,當你發現了問題,就動手實踐、試著解決問題,無形中便優化了使用者的體驗。
如同兩位講者所提,「體驗」不只發生在產品與服務當中,也代表了品牌的形象,而這正是台灣新一波網路創業者稍微缺乏的資產。我們在過去的產業風光中,累積了硬體知識,現在則看見愈來愈多軟體技術人才,有了軟硬的能量,再加上使用者體驗的加持,相信能夠替產業發展帶來正向影響。對了,最後順道一提,兩位講者都說,把 UX 講成 U叉,他們是不介意的啦~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