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人才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新求職網創辦人:第一步應該要透明資訊
隨著網路產業興起,人才的界限也隨之被打破,在全世界流動。國發會推動創業簽證,希望促進國際人才來台灣。那我們的人才要如何走出去呢?
mit.Jobs 社交求職網站的創辦人林昶聿過去曾在 24 個國家工作過,觀察到各國不同的就業情況與文化,回到台灣後希望打造資訊透明的求職 / 求才社群。
台灣年輕一代的迷惘背後——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價值
在德國生活時,林昶聿發現當地企業樂於和工會分享財務資訊,並讓員工加入公司的經營團隊,「德國各產業之所以強大,就是因為員工與資方的關係健康,藉由共享達到正向的成長。」
相較於國外,台灣的年輕人往往沒辦法取得透明的工作資訊,大多數的求職網站上,連薪水都寫得不清不楚;社會生活中,年輕一代也缺少舞台,位置常被上一代佔住。另外,在教育程度成為求職的重要指標時,每一個人都擁有大學學歷,造成嚴重供過於求的現象。
「小時候大人只會叫我們好好念書,長大成為白領,但後來發現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獲得學位之後,人要怎麼被放到對的位置上?林昶聿指出,家長決定年輕一代未來的現象背後,顯現的是年輕一代不夠了解自己,不知道如何找尋更有價值的工作。
適合你的工作究竟在哪裡?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習慣以網路找工作,但不管是 104、1111、518 人力銀行或 yes123 求職網……等等職缺平台,使用者黏著度都很低。林昶聿說明,求職期平均約 6 個月,接著 3 – 5 年內都不會再回來使用平台。但平台的廣告刊登、職缺更新等等成本轉而向雇主收費,平台的服務因此以雇主的需求為主要考量,因此許多公司資訊選擇不公開,讓其保有面試時的談判優勢。
從新的角度切入,mit.Jobs 想要的是資訊。林昶聿認為社群的交流與分享很重要,各地的生活資訊、職務特色甚至薪資水準都可以被公開討論,藉由實際的工作經驗分享獲得流量。
mit.Jobs 的服務中,除了反映求職資訊、市場需求,也希望協助年輕一代挖掘自身價值,因此提供履歷撰寫教學、面試諮詢等等,也不斷地擴增職缺領域,包括各國的 IT 與市場行銷人才。
隨著平台成長,mit.Jobs 希望成為線上的龐大工會,讓會員彼此交流經驗。另外還看準新創公司較為透明的文化,將人才推向新興產業。「隨著產業轉型,台灣漸漸認知人才是資產而非成本,這時應該一同改革現有的平台,才能吸引人才,獲得更優質的產出。」
現在,mit.Jobs 的會員除了台灣人以外,還有來自中國、香港、新加坡、日本、法國、義大利與俄羅斯的用戶,以及世界各國的職缺,希望能從「幫台灣人找國外工作」,邁向「幫外國人找台灣工作」甚至「幫外國人找第三國工作」,逐步成為國際級的求職平台。
「台灣的國際化來自於人才的國際化。」
「我要做的事在這裡很適合,因為台灣年輕人很悶、很想找出口。」
mit.Jobs 並非林昶聿關注人才流動的首次嘗試,他曾參加中國 MBA 創業大賽,以「一技之長 (Skill Fair)」網站為題目,和中小企業及學校合作,培訓人才技術,促進當地的產業升級。即使在中國的計畫已經拿到投資,也預設會有很大的資源與市場,但林昶聿選擇回台灣,「我要做的事在這裡很適合,因為台灣年輕人很悶、很想找出口。」他知道台灣市場沒這麼大、錢也沒這麼好拿,但台灣有的中國也沒有——「資訊開放」。 mit.Jobs 除了媒合與社群,未來將運用大數據和機器學習,林昶聿認為這些需要時間累積資料與能量,比起中國的搶快,台灣環境較有辦法實踐這樣的願景。
回到台灣後,林昶聿經推薦加入 ALPHA Camp(新創事業實戰營),在 web 班學習架設網站,他認為這樣的創業學校填補了台灣的環境缺陷,將創業者的能力與信心練起來後,再穩紮穩打地發展商業模式。「台灣和中國的環境像是兩個極端。中國的創業要求速度,拿錢、找團隊,接著做出一個不夠完善的產品,再寫企劃去搞錢,用錢補貼使用者吸引消費,是節奏很快的精實創業模式;但台灣年輕人習慣先瞭解自己,擁有技術與能力後,再來思考創業題目為何。」
後記
如何讓供需有機地生長是所有平台服務的課題,聽過較有趣的是語言學習 app——Linqapp,藉由社交功能取得用戶後,再進一步推出專業的翻譯媒合服務。在求職服務仍為主流平台所掌握之時,或許更有趣(更八卦)的互動設計能吸引更多使用者駐足停留。
cover photo via neetalparekh@Flickr, CC License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