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尊重專業,需要先認識專業

2015 年 07 月 06 日

越來越常聽到「尊重專業」這四個字,不過通常是夾在「台灣人就是不尊重專業」這樣的句子裡頭。我也犯過不尊重專業的問題,不保證不會再犯。那如果我們希望台灣更尊重專業,除了一些操之在人的事情——也就是所謂的「大環境」——以外,我們自己可以做些甚麼呢?

首先,我想把「存心壓榨」跟「不尊重專業」這兩者分開。我認為前者是刻意為之,也就是這種人不管對專業了解不了解,有沒有財力跟能力去給予專業足夠的尊重,都會這樣惡質。我認為這種人只是少數,也會漸漸被淘汰。後者反而更讓我覺得危險,對台灣發展有很大的傷害,因為非刻意為之而對專業不尊重的人,理應隨著社會跟產業成熟而減少,但現在卻有雨後春筍般的態勢,我認為這代表我們的社會跟產業朝反方向在走,越來越不成熟,以至於磨擦越來越多。

是什麼造成了這態勢?一個顯著的原因是科技。因為科技,傳統產業要跟 ICT 資通訊科技結合尋找下一步,科技創業公司要向掌握資源的舊勢力鑽營或是突圍,政治人物需要透過網路「與民溝通」,任何一個人也可以透過網路連結各種資源,去挑戰現況。因為科技,世界正快速地變得更複雜,知識總量爆炸,領域被無止盡地垂直細分,卻又得平行交錯才能加速創新跟解決問題。

然而就跟許多其他問題一樣,科技也是解決「不尊重專業」這課題的最好方式。我認為,台灣會有「不尊重專業」的討論聲浪,是因為兩個環節出了問題,也就是專業等級的鑑別與專業知識的傳播。科技可以協助我們正確地鑑別專業,並降低鑑別專業的門檻跟跨專業的交流障礙。在網路上,找到不同專業的社群集結處並不難,通常只是在 Google,Facebook,Wechat 或 Twitter 上的幾個搜尋跟點擊。每當我需要跟跨領域專業者合作,我就會先到這些社群做調研,或是直接聯繫適合的人提出問題。這些網站都有內建的鑑別系統,例如搜尋結果排序、粉絲數量、推薦跟背書者的檔案跟人脈訊息…花一些時間,我可以大致掌握該領域的專業者圖像。許多如 PanSci 泛科學這樣的垂直媒體則提供專業知識的普及傳播,也篩選出了許多優秀的作者,方便我們聯繫。

d599083

此外,就如同創業團隊大爆發,所以需要 CrunchBase;天使投資人也大爆發,所以需要 AngelList;台灣有獎金獵人Changee Across 這類網站協助不同專業者遇見彼此、做出評估。需要尋求專業協助者,都應該熟悉跟支持垂直領域媒體跟人脈服務,同時專業人士如果不希望不受尊重,也該降低外界評估的門檻,也該更積極地利用這些媒體跟服務來教育市場。

最後,最重要的還是價碼。就跟夜市小吃的價目表一樣,有品項無價格,不免讓人點起菜來帶點心驚。我們應該鼓勵專業者更公開、更直接地在自己的檔案頁面上公布合作價碼,而非每每看到過於貶低的徵求接案條件跟價碼就哀怨「不尊重專業」。現況是用來改變的,不是用來哀怨的。

(本文同步發表於數位時代雜誌 2015 年 7 月號公民之聲專欄)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