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徐挺耀專欄/網路災害防救刻不容緩

短短幾天大雨,各地災情頻仍,災害訊息四竄,民怨不斷。民眾對災害訊息不足不滿,或因為災害訊息過多產生的訊息海嘯困擾,都是社會社群網路化和移動網路化的結果,上次莫拉克風災已經初見端倪。

在災害發生時,擁有最多災害資訊的政府的資訊會在一個層面上橫向流動,另外有最多資訊需求的民眾的資訊在另一個層面橫向流動,因為災害時期訊息是爆炸性的發展,兩者訊息連動的很差,也影響到救災效率。因網路災害防救重點工作做的就是把資訊連通這兩個層面,如上次水災台灣的莫拉克災情中心就是在做這件事情,相關經驗與技術甚至有輸出到 APEC 亞太經合會其他會員國。

但這次大雨就可以發現,政府在社交媒體防災方面沒有多少進步,但民眾資訊晉用能力卻是強大許多,所以隨便一個豪雨,民間從 3C 評測網站到個別博士生都自建民間的災害訊息系統,如果政府有很強的資訊作為,這些人也不會吃飽撐著做系統。事實上,從莫拉克水災之後,政府的確有數量級的改善,但民眾資訊能力因為社群化,卻是幾何級數的進步,所以比較起來比過去是更弱,而過去一兩年因為災害不大,相關單位雖然積極了一陣,但隨著去年相對無災害,基本上所有事情又回到原點,我們可能有防災雲,可能有政府單位知道要發佈網路訊息,但從這次豪雨就可以看出來,多數都不在高效率的接觸點上。

2009 年莫拉克颱風淹水情況(圖片來源:photo via Marconarajos@wikimedia, CC License)
2009 年莫拉克颱風淹水情況(圖片來源:photo via Marconarajos@wikimedia, CC License)

此外,資源錯置是過去三年最大的問題。一般災害網路類的預算分成業界跟學界兩大體系,業界主要處理公部門直接面對的問題,比方建置資訊雲,建置災害系統,學界則進行更多研究與規劃。但業界多數是科技廠商,不處理內容與訊息流,對於解決社交網路資訊過載沒有幫助,而正是這件事情打垮了莫拉克時期的行政院。而網路防災的研究計畫,不管做多少,都跟真實救災關係有限,我們過去兩年不知道接到多少學校來訊,因為做莫拉克網路災害研究的研究案,想來研究莫拉克災情中心的網站資料。但荒唐的是因為沒有經費,莫拉克災情中心主機一度還被贊助商收回,所以這些研究計畫連可以研究的主體都沒有!政府居然在最重要的地方之一投入最少經費和資源,也難怪民間單位可以做的比政府快速或完善,對政府的威信也是一大打擊。

過去三年筆者不知道跟多少產官學長官先進談過運用莫拉克經驗如何完善相關的體系,各界都樂見其成,也做了研究,但真正落實到操作面又是陷入無止境的等待,只是偶有媒體與國際報導就稍有進展,完全印證政府是看報治國。對所有既存的政府機構來說,網路上的防災體系是新領域,對於既有單位資源會產生排擠作用,所以只要政治人物無法決斷,基本上就會停滯不前。目前常態的資訊志工計畫早已停擺,所有相關研究的報告都束之高閣,有當年經驗人員改行的有之,高升以致於與此事無關的有之,總之早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下次水災還是要重新來過,受害的還是全國民眾,還有被災地區辛苦的公務人員。

一場連颱風都不是的災害都可以引起如此大的社會震動,今年如果有超大災害會是怎麼樣,約莫已經可以猜到,如果到時候繼續還是這樣,多少個行政院長和縣市首長都不夠負責下台,往者已矣,來者猶可追,現在就看主事者的決斷能力了。

 

作者為莫拉克災情中心負責人,數位文化協會執行長。本文同步發表於蘋果日報論壇(2012.6.14)

封面圖片來源:photo via Endruw@wikimedia, CC License

關於作者


Tim Yao Shyu

為台灣最大的知識網站集團公司泛科知識(包括泛科學、娛樂重擊、泛科技、美食加、旅飯),以及國際廣告代理商潮網科技創辦人。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