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你好,「社會」。
「社會」這兩個字過去一年來很紅,對許多人來說,也很礙眼。一年前318佔領立法院行動,有人就說這是不事生產的大學社會學系師生在搞鬼,當時社會學為主的社會科學學門的確有許多老師跟學生都把課程開到立法院來,為這歷史事件留下一道風景。同時社會學主題書籍在2014年持續低迷的書市中卻因此異軍突起,銷售攀高,《21世紀資本論》這本超厚的書在台灣賣得超好,獲得極高關注,更是令人側目。「公民社會」與「覺醒公民」的概念一直延續,影響了去年底的選舉,想必也會持續到下次總統大選。
過去一年來,因為少子化跟學歷貶值衝擊,我聽聞有些社會學者開玩笑要把系所改名叫做社會設計系,社會兩字雖然留著,但加上設計讓人感覺沒那麼批判,比較務實了點,畢業了也可以稱作社會設計師,多好聽。更有甚者,柯文哲市長最近要落實其社會住宅政見,遭到房地產業者反對,擔憂市府調降了行情,社區入住了「不同階級」的人以後,房價可能跌落個幾趴,傷害他們炒房的權益。網路上當然有許多不同意見,我就看到兩篇分別討論法國跟新加坡的社會住宅是多麼值得我們學習。
比較好一點的,冠上「社會」但獲得的批判較少的,大概是「社會企業」。儘管社會企業在台灣還是個陌生的詞,但絕大多數人知道其概念後都表示支持,前陣子社企流舉辦了1500人參與的年會,聯合報也宣佈要在2015年重點報導社會企業,政府更從去年起就大力推動社會企業,將很久沒有行政院長入住的閣揆官邸開放出來變成社會企業實體聚落,可以算是史無前例了。
另外,企業社會責任(CSR)今年也再次變成熱門議題,不過主要是因為金管會開始要求上市公司每年必須針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揭露,很多企業開始從最單純的捐款節稅,思考怎樣從根本讓自己的企業經營不給社會帶來負面外部效應。除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外,提供企業關於CSR顧問服務的公司也多了不少家。
政治上,因應不久後的總統加上立委選舉,也出現了「社會民主黨」這樣的新政團,要以第三勢力的身份搶下立委席次。除了社會民主黨以外,從去年地方選舉到現在,社會正義是這些新黨共同揮舞的大旗。
其他還有社會工作系學生跟社工師開始打破沈默,在網路上建立了活躍的社群,如反思社工教育社群、翻轉社工學生聯盟等,以集體的行動參與了許多過往一般來說跟社工連不在一起的議題,例如服貿、核能等。他們認為社工不該繼續成為替結構問題擦屁股的人,而是要主動翻轉問題的溫床。
此外,或許因為知識普及類新媒體(如泛科學)受到歡迎,許多社會科學類的新媒體接力而生,像是巷子口社會學、芭樂人類學、歷史學柑仔店、麻瓜語言學、菜市場政治學…個個都是內容扎實精彩的好網站,讓社會科學跟社會大眾的關係拉近了好多…終於。
從一個創業者暨社會科學學門畢業生的角度來看「社會」崛起,會發現越來越多創業正利用這澎湃的社會力,輔以社會媒體(Social Media)之熱度快速成長,正面案例如沃草,如flyingV,負面案例如佔據Alexa前列的諸多內容農場。社會力已是創業公司在資本力或商業市場之外不可忽略的要素,我大膽假設,未來更多創新創業都會需要懂社會學跟能掌握社會力的人加入,你認為呢?
本文原發表於數位時代雜誌2015年4月號「公民之聲」專欄
圖片出處為Flickr,拍攝者為cypherone,以CC-BY-NC-SA 2.0條款使用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