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是你用科技還是科技用你?沒有Apple、Google、Microsoft 的人生

2015 年 03 月 09 日

相較於過去,我們似乎是個幸運的世代,我們擁有直覺操控的智慧手機、幫助我們發揮創意的應用程式、強大的搜尋引擎更滿足了各種知識需求。然而你可曾想過,所謂直覺其實是業者持續洗腦的認知方式(你不會一出生就知道 < 符號代表上一頁)、應用程式的普及反而在出發點上讓所有人更為同化、搜尋引擎的知識其實是篩選過後的「適當」成果。

資深媒體人兼科技創業講師 Dan Gillmor 透過多年的親身實踐,利用自主編程的另類系統完成生活中的各種需求,證明市場上主流的系統、平台、操作模式不過是科技企業多年來教育、行銷的成果。同時也鼓勵人們勇於開發屬於自己的數位系統,重掌科技的主導權,以下截錄自 Gillmor 的文章。

科技作為工具,應當保障人們創新與發言的權利。然而這樣的價值正日漸流失並失控。

打從網路技術興起的 90 年代,身為科技專欄作家的我便幾近批判式地,說服我的讀者擺脫市面上流行的平台系統。我的反抗源自我對技術的理解,因為我知道科技作為工具應當單純地協助人們將工作作好,而非影響人們的思考模式。即使是你眼前所見的這篇文章,也是用 Linux 開放式系統完成,而非 Windows 或 Apple。順帶一提,我的手機使用同為開放系統的 CyanogenMod ,即便如此我還是能輕鬆完成那些在 iOS 或  Android 常見的功能,例如玩遊戲、上網以及所有的日常需求。比起功能更重要的是,這些系統內嵌了專屬於我的個人思想,擁有一套以我為中心的操作邏輯。換句話說,對於科技我擁有相較一般人更大的主導權。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截圖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截圖

使用者的終端操作最終仍會回歸到系統發源的地方,例如那些擁有絕對優勢的公司或政府,透過旗下軟體、平台,這些壟斷者能夠有力地限制言論、文化與商業上的自由。很多時候我們願意提供許可讓整個系統運作得更順利,但絕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拿走的比你我想像中得更多,有些權益甚至在未經告知的情況下被犧牲,連核准都談不上。

有鑑於此,近年來我所使用的系統,都盡可能地靠近社會價值取向,而非商業公司。在此我必須先聲明,我並不是偏執狂或激進的傳道者,我所做的比較偏像素食或慢活族群,透過自身努力盡量減少碳足跡,增進社會責任感,只不過實行場所換成科技領域。如果我的文章能讓你產生微小的改變,那樣就夠了,而我也會由衷感到開心,因為這是一趟漫長的革命之旅,然而只要你願意上路我們就能有所作為。

如果我們相信自由,就必須意識到真正的自由往往伴隨著風險;如果我們相信競爭,就必須理解有時我們必須介入社會確保競爭的公平性。

針對優勢企業制定反壟斷法律已成為確保公平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舉 90 年代的微軟公司為例,當時的微軟幾乎控制了所有的「生產力相關」軟體,縱使這些軟體還不夠好,對大部分公司來說卻已相當堪用,然而在此同時,許多公司的決策也由大膽睿智走向愚蠢。柯林頓政府當年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因此推動了 90 年代後期的反壟斷訴訟,避免 Windows 系統徹底統治運算和通訊市場,此舉也間接為其他創新者開了生路,例如 Google。

當年我的專欄會定期刊出微軟的違法事件,以表達我對科技企業的不滿。同時我將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家沒有 Microsoft Office 軟體,卻能有效協助、尊重使用者的公司——Apple。 2000 年左右我身為 Mac 的早期擁護者,見證蘋果公司接下來 15 年的輝煌戰果,有段時間我甚至逢人就說:如果 Windows 代表科技試圖干涉我的生活, Mac 就是在幫助使用者走出自己的一片天。時至今日,我卻是科技活動上,少數不使用 iPad 或 Mac 的人之一,許多人都好奇這中間究竟發生了甚麼事。隨著蘋果日益壯大,行動運算的普及觸動了我的警覺心。蘋果儼然已成為全球最有利可圖的公司,狂熱的支持者、對媒體與軟體開發商造成的壓力都讓我堅信它已成為一間我不願消費的壟斷企業,並將希望寄託於開放原始碼與用戶控制技術的未來,無論他們存在多少風險。

與此同時,Google 與 Facebook 正在利用數據監控技術創造新的商業模式,藉由剝奪個人隱私換取他們提供的便利服務。實體設備如行動裝置、PC ,這些過去作為行使科技自由的關鍵工具正在發生改變,漸漸地開始限制我們的應用範圍。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截圖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截圖

抗爭的初期會非常辛苦,但仍然值得嘗試。

多年來我定期嘗試將 Linux 或其他替代系統安裝到自己的電腦上,雖然最終的結果總是讓人沮喪,然而我沒有放棄。許多優秀的數位革命家如 Richard Stallman 和 Cory Doctorow 都帶給我不少啟發。在一次與 Cory 的對談中,我詢問他的 Linux 在 PC 上是否運作順利,他說最重要的是專注於你真正重視的部分。換句話說,在開放軟體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的浪潮下,我其實可以少花一點心力在整體系統的改革,多放一點心思在我真正重視的細節上。

因此三年前,我在聯想電腦旗下的 ThinkPad 安裝了擁有社群力量支援、時下最流行的開放軟體 Ubuntu 。在一個月的適應期內,雖然偶爾會產生點擊上的錯誤或喪失ㄧ些 Mac 擁有的方便功能,但 Linux 軟體已經足以應付生活上的需求,有時甚至運作的比 Mac 或 PC 更好。某天我意識到我的手指與大腦已經完全適應了自己的新系統,此時 Mac 的介面對我而言反而是令人困惑的。雖然 Ubuntu 支援大量的硬體裝置,但在 ThinkPad 上的相容度是有目共睹的,使用者也能購買預裝 Linux 系統的電腦,省去許多安裝上的麻煩。在經過聯想近期的資安道歉事件後,我更慶幸自己用的不是 Windows 系統。

當然,在此不能不提所有人最關注的軟體應用。絕大部份生活所需的軟體都能找到對應的 Linux 替代品,例如取代 Microsoft Office 的 LibreOffice、能夠掌管電子郵件帳單事項的 Thunderbird。許多軟體也有推出 Linux 版本,我個人就使用了 Linux 版的 Firefox 很長一段時間。這些軟體有時或許不若 Mac 或 PC 軟體流暢,仍能妥善地完成工作。當然其中也有某些功能無法在  Linux 上運作順利,例如複雜的螢幕錄製、混音、插入影像等編輯需求,如果有適當的軟體我很樂意付費,可惜目前尚未產生。這時我只好暫時切換回 Windows,並使用 Camtasia 這套軟體。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截圖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截圖

行動運算主導的未來,迫使人們重新思考平台的影響力。

即便今日我仍認為 iPhone 是軟硬體整合的最佳典範,但 Apple 對旗下軟體的強烈控制慾讓我難以發揮,因此將目標放在更加開放、易於修改的 Android 平台上。然而 Google 本身的影響力也令人擔心,雖然比起其他公司,Google 對  Android 來說確實是最恰當的管理者,但軟體開發商在 Android 上擁有近乎無限的數據收集自由,沒有人知道他們會拿這些以 PB 為單位的海量資訊做甚麼事(甚至比 iOS 系統還要危險得多)。在兩強夾殺的情況下,如何在行動裝置上實踐科技的主導權呢?

幸好許多第三方社會團體已經針對 Android 開發更加安全的系統,最核心的理念即是讓用戶擁有更多的隱私設置權。CyanogenMod 系統便是這波浪潮中的佼佼者,也是新興手機 OnePlus One 的搭載系統。除了內建的隱私守衛功能外,還能默認加密所有訊息。(Apple 早已開發,Android 卻遲遲未跟進的重要基本功能)。不過,倘若 CyanogenMod 系統開始違背使用者的期待,我想我仍然會繼續尋找更恰當的 Android 改革系統。(這種改變其實已經發生於 OnePlus,目前除了 CyanogenMod 外該公司正考慮發展自己的獨立系統)。

圖片來源:OnePlus One 官網截圖
圖片來源:OnePlus One 官網截圖

如果放棄嘗試與抵抗,就是默許 Apple、Google 與 Microsoft 的既得利益

1970 年代,時值高中的我第一次學習如何編寫簡單的程式語言。經歷科技起飛的世代,相較於一般人只想完成工作,我更樂於探索新科技的可能性,追求更簡單、可靠或自由的方法。然而回歸現實面,走向獨立的道路時常伴隨著懺悔。Google Map 對我而言仍然是必備的功能,如同上文所述我偶爾也需要回到 Windows 系統,改革的道路絕對不是直線,它充斥著沒完沒了的細節與彎道。

為了擺脫科技巨擘的控制,我的努力包括 CyanogenMod 系統、 從 F-Droid 下載的各種開源軟體,甚至安裝一個尚未完全準備好的 Ubuntu 更新。但實際上我已經放棄將開源軟體推廣為市場主流的可能性,因為絕大部分的消費者只貪圖快速便捷的服務,即使哪天開源軟體能成為網路後台的心臟,我想結果也一樣。

然而這一切並非徒勞無功,隨著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快速帶來的弊端,以社群為單位,緩慢而穩健的改革仍然可能發生。我非常樂見戴爾,這家一度跟隨在微軟背後的公司願意端出 Linux 筆電,讓所有不願成為大公司魁儡的開發者有機會為使用者創造更好的選擇。同時我也盡可能鼓勵重視自身權益的人們,想辦法重掌生活中的科技主導權。自由的路上必定伴隨著痛楚與辛勞,但一切將會是值得的,歡迎你一同加入改革的旅程。

參考資料:

關於作者


喻守謙

PanX 實習編輯。早上反社會,晚上倒垃圾的窮困好青年。 想把語言當做思考工具,但最常做的就是拿來上緊自己的螺絲而已。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