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台灣的財經雜誌如何轉型?

如果台灣的財經雜誌:天下、商周、今週刊、遠見……一夕消失,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

會有很多人失業,這我知道,但除此之外,到底會有什麼負面(或正面)的效應呢?如果同樣的問題換成「紐約時報一夕消失對美國有啥影響」,很多人肯定會立即反應:很巨大。但若換成 Buzzfeed,我覺得就沒啥影響,儘管現在 Buzzfeed 的流量跟估值都不低於紐約時報。(當然,你可以反對。)

這尷尬的問題,所有媒體人都得自己逼問自己,因為我們的行業是創造影響力的行業,金錢跟其他成就都無法滿足我們。我也常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如果我經營的媒體一夕消失了,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而事實上我也要坦誠回答:影響可能還不是太大。而這也是為何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這篇文章之所以特別指名這幾家財經雜誌,是因為他們長期在台灣這個極為重視經濟的島國扮演著重要的意見節點,時常發揮議題設定的能力,但台灣的財經雜誌如今共同遇到轉型問題,以至於當我設身處地問這個問題時,我發現答案比問題更讓人尷尬。我想財經雜誌就跟台灣的經濟一樣,到了不得不變革的時刻。

從我的角度來看,財經雜誌在內容上有微觀層次跟巨觀層次的問題。微觀來看,相較於國際上一流的財經雜誌,台灣的雜誌文字太嘮叨,用字不精鍊,知識密度低。雖然比起許多網路文字來說好很多,但比較基準不同,需要回應的期待等級也不同,這點若不改善,無法從「可讀」晉升到「優異」。然而微觀層次的問題無法徒靠微觀解法改善。

巨觀的問題是,台灣的財經雜誌因為慣性跟日子相對好過,無法歸零,從原點思考自己的未來跟台灣的未來。他們明知台灣製造業舊典範走到盡頭,明知台灣金融跟房地產業讓社會停滯,明知台灣有閒看財經雜誌的中堅年輕人世代幾乎被掏空,但靠著台灣產業跟政治轉型緩慢,財經雜誌一直面向同一群老化的讀者,跟同一群老化的政商客戶,彷彿一座油井一樣不斷耗用有限資源,就算利用各種新的內容呈現方式,例如影音、資訊圖表、開放部落格合作…都跟採用新的裂解法汲取到最後一滴原油一樣,遲早也是要斷絕的。而巨觀情勢不改,微觀問題就難解,因為財經雜誌不把自己放在一個更激烈更競爭的市場,內部的改革也很難產生。

我近來接觸了多家財經雜誌的同仁,也都重複討論上述話題,我想各家財經雜誌都有更多人在思考如何改變。我的建議是:創造新的品牌,捨棄紙本思維,從應該掌權(但沒有掌權)的青年角度出發,避免過度關注老人老公司,直接面向亞洲甚至世界,做專業者的代言人,不自困於追求「台灣最好」。這不是世代對立,而是為了找到新的能源,非得要走新路。

台灣的經濟需要轉型,台灣民眾需要吸收更好的經濟資訊跟知識,台灣的財經雜誌也需要重拾活力,創造自己的未來。政經情勢加上數位浪潮,接下來的兩年將是財經媒體的關鍵。

(本文原發表於數位時代雜誌 2015 年 3 月號公民之聲專欄)

photo via Nico Paix@Flickr, CC License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