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胖哥哥專欄 / 旅遊服務作深度規劃?看你身在哪兒

2014 年 12 月 25 日
胖哥哥林文攀是真程旅行社的創辦人,從尼泊爾的志工行返台後,想要為台灣帶來更有意義的旅行方式。他認為,有意義的行程不只在於周邊的景色,而是經過的事情,遇到的人,讓旅程充滿獨特性。除了協助別人旅途規劃,創業的路上他還看見了什麼「風光」呢?藉由胖哥哥在 PunNode 的首篇文章,我們先一起來思考,何謂深度旅遊?

有些人在旅遊時,偏好以自助背包的方式進行,這種旅遊方式與旅遊目的地的連結往往比較深,能夠更進一步體會當地的文化底蘊。這也同時是很多人對於團體旅遊服務的不滿之處,走馬看花式的旅遊行程,的確最不容易出錯,也能滿足多數只想消遣放鬆的旅客。然而,這兩種旅遊方式之間難道無法取得平衡點嗎?旅遊服務難道不能朝深度旅遊的方向發展嗎?這些問題都是我在創業之中試圖想要找到的答案。

深度旅遊,便是在旅遊的過程中加入比較多的「文化——體驗」,例如說在行程中加入特別的慶典或文化活動(如阿美族的豐年祭),這種深度旅遊肯定會有人很有興趣,問題是這種旅遊方式,一般人根本接受不了。

舉我自己的例子而言,我去年參加了鹽水蜂炮的活動,當時我們就在炮台旁邊,說有多刺激就有刺激,但同時危險指數破錶,活動結束後我全身被炸出大大小小二十多個瘀青。

可以想見,除非是比較愛刺激的年輕人或對台灣宗教文化有興趣的人,一般人很難在旅遊中參加這種活動。一方面因為有人身危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跟一般客戶所想要做的事情並不相干,也有可能因為牽涉到宗教,引發不必要的尷尬。而這些條件會縮小客群,進而讓公司必須要提高收費才能維持這類行程的營運。

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外國人來台灣自然會要做深度旅遊啊!」,但以我三年來的旅遊創業經驗來看,如果我們把對台灣景點的了解程度分為一到十分,十分是像是台灣地理歷史教授等那麼了解台灣,一般台灣人大概會是在七分左右,那外國遊客大概會在兩三分。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如果今天有一團「正常」觀光旅遊團到法國旅遊,對法國景點的了解大概不會乎是艾菲爾鐵塔、羅浮宮、香榭大道等,不太可能會接觸到法國當地人會去的小景點。所以在為外國旅客設計深度旅遊時,必須要注意究竟是在為「景點」做深度旅遊,還是在為「旅客」做深度旅遊

景點的深度旅遊便是將當地的歷史文化等重新做詮釋,例如淡水、大稻埕、竹山等地都有深耕在地景點的文史工作室,這些工作室會重新整理好當地的歷史沿革,並為國外旅客提供兩到三天的旅遊服務,讓國外旅客在這段時間能對當地的歷史人文有概括的了解。但這種旅遊服務真的是國外旅客所要的嗎?前面提到,台灣人到法國會想去的地方大概就是那些有名的景點,如果今天突然要台灣人來個里昂(法國第三大城)市區的深度旅行、某某城市在地歷史事件的全套體驗行程,我想一般遊客應該也會有點錯愕。

我們公司所經營的,比較偏向為「旅客」做深度旅遊,我們會詢問客戶他們旅遊的目的是什麼,來為其量身打造適合他們的深度旅遊。舉例而言,假設客人是來度假,就會規劃較多海灘、自然景點、或是輕鬆慢活的行程;如果客戶是要帶著小朋友家族旅行,那我們可能會安排比較多的實作活動,例如做巧克力、玩氣球、擠牛奶,甚至去埔里造紙等。

客戶在這些活動的過程中就會有許多專屬於他們的家庭時光,也能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相機中可能有著小朋友造紙時把雙手弄得髒兮兮的照片;又或是小朋友把紙漿弄在爸爸臉上的影片;甚至可以是小朋友自己做的紙雕工藝品,不但有了輕鬆的親子互動,還能讓客戶深度了解台灣文化的底蘊。

所以解釋到最後會發現,其實深度旅遊的形式,最終都還是得回歸到客戶的需求,以及公司的目標客群而定。這就像,譬如各國的智慧型手機大廠其實都可以做出 100 種功能,問題是客戶最需要的到底是什麼功能?有可能只有那 100 項中的 20 項,亦有可能根本是 100 項之外的 20 項;賣方可以煮什麼菜和客人想吃什麼菜,有沒有真正相符,才是重點。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經營可供客製化的深度旅遊行程,可能才是最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最佳解。

photo via Mav@Wikimedia, CC License

關於作者


胖哥哥

有意義的行程不只在於周邊的景色,而是經過的事情,遇到的人,讓旅程充滿獨特性。 創辦真程旅行社以後,帶外國人在台灣路邊當攤販,陪計程車司機工作。讓旅客與台灣人互動,瞭解真實台灣。 深感創業充滿挑戰,一路記錄,希望後繼者可以踩在我的肩膀上過去。 現正努力往心寬體不胖的方向努力。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