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喜新厭舊的智慧型裝置,JUMPY 智慧手錶如何讓小孩「拿不下來」?

2014 年 12 月 25 日

在今年的 IDEAS Show 會中,Misfit CEO Sonny Vu 表示,穿戴式裝置還未進入 2.0 時代,它並不是一個大家出門忘了帶會回頭去拿的裝置。必須等到技術再革新,才能真正成為生活必需品。而 Apple 在九月時發表了 Apple Watch 的原型,它會將穿戴式裝置的需求往前推進嗎?新創企業若要進入穿戴式裝置領域,該如何突破創新?由 Jerry 張愛群所創辦的悅睿科技,開發了兒童的智慧手錶 JUMPY,瞄準教育和娛樂市場,來聽聽他們在軟硬整合汪洋中看見的浮木是什麼?

From left to right: David, Jerry and Ning
JUMPY 團隊,由左至右為 David、Jerry 與 Ning

JUMPY 目前由四位夥伴組成,Jerry 為 CEO、David 是 iOS 工程師,負責產品創意發想與專研互動教育的 app、以及美術設計的 Ning,還有曾為鴻海主管的 Sara,她經歷了 feature phone 到 smartphone 的時代,一路深耕 Android 系統。除此之外,JUMPY 在技術和硬體開發部份與三十多位鴻海的工程師合作,將外觀、底層、前端等開發完善。而在軟體應用部份,團隊自行開發了卡通狗小幫手,同時和 Q.L.L 合作兒童教育 app,並且邀請台北教育大學玩具及遊戲碩士專班的范丙林教授作為開發顧問。JUMPY 花了三個多月觀察兒童如何使用智慧型手錶,了解受眾期望的互動行為。

螢幕截圖-2014-12-24-17.55.031
圖片來源:官網影片截圖

大數據人人喊,新創分得到一杯羹嗎?

Google 總經理簡立峰於今年數位時代的創業小聚上提到,很多穿戴式裝置只解決前端問題,缺少後端服務。對於軟體吞噬世界而引發的「大數據」分析趨勢,Jerry 認為這是一種迷思。在網路時代,大家都認為要控制入口網站,獲取數據流量。而到了行動時代,入口網站便轉移至操作系統,例如 iOS 與 Android 平台。對於後端的數據分析,Jerry 坦言小公司作不了整合平台,Apple 作 Health Kit、Google 作 Google Fit 皆因他們背後有強大的資源,分析資料對新創來說太不切實際又沉重,必須謹慎看待。另外,健康類的穿戴式裝置很火熱,比起一年一次的健康檢查,這或許將是長期且較為精準的資訊。但 Jerry 認為這些其實是廢資料,國外開發者如 Fibit、Jawbone 等,據調查有 85% 的使用者三個月內就放棄穿戴,因為他們發現同步資料沒有實質幫助,也導致醫生不會採用,JUMPY 的服務則以娛樂性為主,讓兒童「被追蹤」地很開心,願意長時間戴著

穿戴市場沒有品牌霸主

在市場規劃方面,之後 JUMPY 計劃成為加值內容的提供者,由於是 Android 平台,尋找 CP 也較為容易。另外,Jerry 認為 JUMPY 可以從小米模式中學到以配件營利,因此將推出一系列的相關商品,例如兒童喜愛的機器人充電座。他也談到了過去在鴻海的工作經驗,深刻體認品牌的價值,而目前在穿戴式設備中其實沒有品牌霸主。競爭對手 KidizoomFilip 分別於六月和七月上市,半年來的銷售量約七十萬到八十萬支,三星的智慧手錶在全球一年也只賣一百萬支,Jerry 認為達到其中三分之一的銷量便能支撐一間新創。最後,在 JUMPY 主推的美國市場中,5-8 歲的兒童約佔 11%,約三千萬人,以作到 5% 的市場為目標。在持續行銷的過程中,團隊期待明年第一季 Apple Watch 推出,便可由他們來教育市場,讓使用者行為成熟。

這樣的軟硬整合似乎是很多台灣團隊網路創業的方式,但面臨深圳的崛起甚至已經超前該如何面對?Jerry 認為中國的確有極大的市場供他們不斷試錯,當地網路人才也很多、很聰明,不過他仍然相信台灣的軟硬整合品質較為優良。深圳生態圈的優勢在於硬體的外觀與 PCB 板的設計,但並非創造力與市場觀念,台灣應該基於目前的優勢積極轉型。融合鴻海硬體規模與新創創意的 JUMPY 在 11 月時於 Kickstarter 上線進行了第一波的行銷曝光,之後將根據回饋調整方向,明年一月中再次募資,選擇 indiegogo 作為平台。JUMPY 的設計照理說頗吸睛,但在 Kickstarter 並未達成目標,市場對穿戴式裝置是否感到疲乏了呢?在上線之前,先來看他們的宣傳影片,思考智慧型裝置的市場行銷該如何突破吧。

JUMPY 宣傳影片

封面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關於作者


吳強頭

在一灘死水的科技業陪笑幾年後,想不開地重拾兒時夢想寫寫文章。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