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絕大多數大學內的創業空間不值得進駐的四個原因

許多大學都有育成中心,現在又紛紛開起孵化/加速器跟共同工作空間。其實我覺得若能跟專業經營且口碑好的空間談個方案,提供資金讓校友團隊進駐,是比較好的做法。

四個原因,第一:絕大多數的大學育成中心都沒有效,這是歷史證明的,不需要贅述。而現在跟著潮流換個名稱搞孵化器加速器,本質沒有變,一樣不會有效。既然都是要花錢,問題就在於怎麼用。

第二:這類空間重點是要能產生碰撞,不管是跟其他團隊、或是投資者、或是導師、或是各種可能的合作夥伴,但學校內的空間很難提供這種氛圍跟元素。環繞在週邊的只會是很弱的團隊跟更弱的教職員,因為他們從來沒想過創業,不想要高風險,所以才會選擇待在學校,在這樣的環境要變強實在太難。此外,許多校園位於偏遠地區,從區位上就不適合需要快速且頻繁連接人脈的新創公司。把團隊送到強者雲集的地方,才會成長。

第三:學校為了某些原因(例如校務評鑑,募款)都要自己搞,所以讓團隊成功不是他們主要的 KPI,穩住飯碗順便替自己加點校外名聲才是目的,這會讓進駐團隊無所適從,甚至必須為了學校評鑑這個跟團隊完全無關的需求而做些無關但浪費時間的事情。

第四:民間經營水準不錯的空間還是需要支持才能成長擴張,累積強化經營品質,學校仗著空間便宜搶團隊,甚至拿著學校招牌到處去搶標案,讓民間認真經營空間的團隊得削價競爭,倍加辛苦,反而很不利整體創業環境。

當然,還是有幾個大學的空間是非常不錯的,一來學生素質本來就好,能持續吸引高水準的創業公司,二來具備許多創業有成的企業校友資源,並交由專業的獨立運營團隊來創造空間。但這樣的空間數量只有個位數。我就不一一舉出,但歡迎自認是優質校園內創業空間的運營團隊自己在迴響區留言自推。

Peter Thiel 在《從零到一》中強調冪次法則,就是要我們能專注於真正能非常成功的項目,然後加大力道投入,而非被平均值或常態分佈欺瞞。台灣政府各單位目前推動創新創業的方式其實都像是發放社會福利,也都跟社福補助一樣繼續搞作文比賽,連帶著學校也有樣學樣。別再這樣了。

Loosecubes' Co-working Space (photo via inhabitat@Flickr, CC License)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