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化.話維基(2)-讓政治爭議不再棘手
維基百科裡「政治」 (Politics) 條目中是如此定義政治的:「是各種集團進行集體決策的一個過程,也是各種集團或個人為了各自的利益所結成的特定關係。」換言之只要有大家一起來做決定的需求,就有政治發生。不過在台灣,談到政治總讓人想到口沫橫飛,吵不完的政客、名嘴。平常時候為了避免跟你的家人好友為了藍藍綠綠的問題搞到面紅耳赤,大家都是對這個可怕的問題敬而遠之的。
雖然我們也很希望「政治歸政治,維基歸維基」,但是政治本身也是人類知識的一環,同時人類知識向來也有著滿滿的政治味。再加上維基是以語言分版本,而非以政治上的疆界分版本,所以「中文維基」就得碰上台灣、中國、香港兩岸三地複雜又敏感的政治神經,誤會與糾紛也不得不在此間產生。這一話,筆者就先大膽的來觸碰這個惱人的問題。
憑什麼說我不中立?
身為一個眾人一同編寫的百科全書,相信對於無可避免的政治理念衝突,聯想到以「中立的觀點」來化解是很簡單的。既然中立,就表示條目的內容不偏袒任何一方,如此一來雙方的理念都能得到尊重,應該就能理性的放下爭執。這樣的想法並沒有任何錯誤,但是凡事若都能如此簡單就解決,那麼一切的爭議早就不存在。到底什麼樣的觀點可以稱之為「中立」,在一般的爭論之中,就已經不容易判定,碰到了敏感到會面紅耳赤的政治問題,就更有爭議了。
以過往經驗來觀察,姑且不論某些根本不把中立放在眼中的激進份子,通常有種情況會讓爭論最難以平息。 這種情況就是認為自己的觀點是「中立」的,對於他人以中立觀點修正編輯的行為,則斥之為「心中有偏見,所以把某派視為不中立」。面對這樣的指控,對於中立觀點認知不夠清楚的維基人極易掉入論辯的陷阱之中。因為一旦你指稱「某某說法是不中立的」,本身的的確確已經有隱藏了自己的價值判斷在其中,於是你就很難為自己的編輯的中立性進行辯護。
其實這樣的陷阱在維基百科的方針之中早已經預料到,所以維基百科在解釋什麼是「中立觀點」時,明確的定義為「當同一主題存在多個或相互抵觸的觀點時,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應被平等表達。不應讓某一個觀點具有不合理的比重,或聲稱它被判定為『真理』」。因此,所謂的不中立,指得是各方的觀點沒有在適當的比例下被呈現出來,而不是去判斷某個觀點的中立性。換句話說,面對以上的陷阱,聰明的維基人應該回答「並不是在指責你的觀點不中立,而是你沒有公平的敘述對立方的觀點,所以不中立。」
當然,能夠理解這樣的精神,在政治議題的條目中讀到所謂基本教義派、或者是台灣媒體常說的「深藍、深綠」的想法時,已經維基化的腦袋並不會因為有激進的立場存在就充血,而會去搜尋相對的觀點是不是也有被一起描述,大眾/小眾觀點之間的篇幅比例是否恰當。如果有適當的平衡,自然也不必除之而後快了。
值得注意的是,多方並列的觀點並不能夠做為無代表性的意見也可保留在維基百科上的護身符。政治議題在自由的國度,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家之言,有些意見甚至只是一、兩個人的見解,在社會上沒有什麼影響力可言。這樣的觀點若也可以留在維基百科上,條目就會變得冗長又雜亂了。中立觀點的方針強調各方觀點志以適當的比例表達,不是大眾關注的名人發表的私人言論,若沒有什麼證據顯示它引起了風潮,那麼在精鍊的條目裡實在是換不到一個字給予記載的。
解開兩岸三地的結
前面說的是條目寫作上經常碰到的政治紛擾,然而中文維基百科由於使用者以台灣、港澳、中國大陸三方為主,這三地複雜的歷史情節,也引起許多政治的衝突。不過因為這樣的衝突很容易被預見,所以在兩岸用字差異、條目內關於台灣地位的陳述,以及當代人物國籍的標記等等,都已經有一整套明確的處理方式,一般說來即使發生爭執,也可以立即判斷出孰是孰非。這裡為省篇幅,同時也避免觸碰到實際的例子而模糊焦點,本文便不再贅述。倒是在條目的編輯之外,在編者的討論之間,經常出現不熟悉維基百科規則的朋友,以政治之心度維基人之腹,讓爭論從實質的編寫問題轉向編輯者之間立場問題,浪費了許多的精力,特別需要在此提出來。
來自中國的管理員,是相當容易在討論中碰到台、港編者敵意的一群人。由於中共政權對於網路採行較為嚴格的控制政策,綠壩金盾之名響徹雲霄,連帶的在中國管理員做出決定刪除港、台有敏感性質的條目時,往往被戴上「河蟹」的帽子,陷入有理說不清的情況中。最有名的例子恐怕是「福佳始終有你」的事件。這個條目說的是一首由香港網友作詞,內容諷刺香港特區政府的歌,起初因為只有在香港的網路上爆紅,未有媒體報導,遭到中國管理員 Shizhao(暱稱:百無一用是書生)的提刪,馬上引起和諧的聯想。後來這則條目的存廢問題隨著香港傳媒報導陸續出現,參考文獻被補足而落幕,但是在數次的管理員罷免案中,這樣的舊恨仍一再被該地編者提出做為支持罷免的理由之一,風波不斷。
▲圖1:第七次書生罷免案中的統計表,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User:Waihorace/Shizhao_7
最容易引起這種政治聯想的條目,內容除了政治敏感之外,另一個常見的特色就是屬於次文化。在網路時代,次文化常常可以透過這全新的媒介在特定地域一夕爆紅,傳統的報紙、雜誌媒體則總要等到現象延燒後才可能跟進報導。從爆紅到見諸報導間的時間差,就是造成誤會的催化劑。因為一個眾人皆知的大事件,對於熱心分享的維基編者來說,自然有儘快寫作條目分享的衝動;然而,維基百科又要求內容需要引述第二手材料來證明此事有一定的重要性,缺乏報導的資料被提出刪除也是難免的事情。
我們回到維基百科的根本精神來看,它是要打造一部人人都能編輯的開放式「百科全書」,而不是一份報紙-維基媒體基金會另外有「維基新聞」的計畫可以做這種事。整理第一手資料,並且透過維基人自己的體驗來證明事件的重要性,比較屬於新聞應該做的事情。百科全書還是應該等待相關的研究、報導、論述都出爐後,才剪輯成一份知識的大全。能夠理解這一點,就知道多點耐心,等待時間去驗證一個事件的重要性,才是正確的選擇。只憑著熱血就搶進熱門話題,被提刪時又是控訴管理員和諧、又是以編寫辛苦做為藉口抗議別人提刪,就只能讓社群的討論充斥人身攻擊與口水戰而已。
政治維基化 斬斷紛爭的慧劍
回到開頭,政治做為人類相當古老的一門知識,對維基的編者來說應該是躲不得的。只是敏感易起爭執的話題,更容易吸引偏激者投入編輯,不管如何潔身自好,依循方針行事,在爭議發生時被言語攻擊的機會,總是比起其他類形的條目高出許多。很多與人為善的維基人因此選擇不參與任何相關的編輯與討論,想避免在爭端中難以脫身,然而這樣反而造成無理取鬧者得寸進尺,烽火連天的情況不但未能停止,還會變本加厲,讓更多新手卻步。
事實上,理性文明、熟稔方針的維基人,更應該挺身來形成一股力量,協助紛爭儘快解決。更何況,維基化之後的政治,就只是一種單純的知識,而不再是一種理念。理念讓人擁有為之獻身的衝動,知識則只是個被研究的對象。多在維基上秉著「中立觀點」的原則,協助政治的爭議儘快形成共識而平息,不但能讓知識分享的樂趣不再被無止盡的筆戰消耗,甚至在平日也可以更平靜的去面對政治問題的紛紛擾擾。這把斬斷紛爭的慧劍,就從維基百科的編輯中開始淬鍊吧!
相關文章
自由的危機與維基的自由:從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書生第七次罷免案,闡述眾人對維基的誤解,以及維基百科具備的真正自由。
作者簡介
Reke,台灣維基社群成員,PTT 電影板板主,主業為文字工作者。著迷於電影,耽溺於文字;在現實裡怯弱地柔從,在評論裡驕傲地反抗。電影部落格:http://rekegiga.blogspot.com/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