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平板電腦不再無感:虛擬觸感
編譯林秉均
在觸控螢幕上敲敲打打時,總覺得怪怪好像少了點什麼,是不是那種在實體鍵盤上按下去會彈回來的特別感受呢?如果有一天當你在碰觸控螢幕時它會「碰回來」,那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
美國的西北大學與卡內基美隆大學研究發現了一個可以解開大腦如何接受觸覺資訊的秘密。今年二月份,他們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PNAS)發表了有關大腦處理觸覺資訊的研究。該團隊正試圖了解大腦模擬觸覺機制,進一步應用在有關「表面觸覺」(surface haptic)科技領域之中。
研究團隊製作了一個有兩個「虛擬凸起」(virtual bumps)的平面,並逐一試驗兩個虛擬凸點間距離與受試者感受到的凸起,發現在凸起和手指間距相同的情況下,大腦無法相信這個兩個凸起同時存在,因而使得受試者會認為觸感是來自同一個凸起。這個研究結果能進一步解釋「觸感」的運作原由,希望有朝一日能讓平板螢幕上的鍵盤摸起來有真正鍵盤的「觸感」。除了能模擬出特定的觸感效果,相關研究也可以使盲人、汽車駕駛以及電玩玩家受惠。
西北大學的的觸覺系統專家J. Edward Colgate認為,觸覺在真實世界雖然很重要,但在數位世界卻被忽視。因此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創建一個可以讓使用者和電腦螢幕用真實地觸覺互動的系統。
他也指出,手指在平面上所感受到的「力道」可以製造出一種「觸碰感」的錯覺,藉由運用這種錯覺,研究團隊便能設計實驗找出大腦如何統合來自多個手指的資訊。研究中最大的發現是「崩塌」(collapse)的概念,也就是如果時間空間和感受符合條件的話,用不同的手指去觸碰不同的凸起將會被視為同一個。
卡內基美隆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專家Roberta Klatzky教授則表示:「人要如何在看到平面時,把觸感詮釋成有形材質的呢?重要的是要找出哪些有效的刺激可以使人有立體感受。」由研究團隊所作出的數學模型,描述的是大腦如何藉由兩隻手指的探索來勾勒出表面的樣貌。這個「凸起錯覺」模型中的一個關鍵,就是它也如同大多數認知理論對大腦做出了假設。比起認定是巧合,大腦更偏向去將發生原因合理化,因此當手指頭在探索光滑平面時產生了如同真實碰到凸起物的虛擬的顛頗感。
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
- Model of ‘virtual bumps’ could lead to feeling a keyboard on your touchscreen medicalxpress.com, Feb 9, 2015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