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當一切都成為網路:網路動員與公民新聞

2011 年 10 月 10 日

台灣近代具有進步意義的社會運動從日本殖民時代便展開,1920年代蔣渭水、簡吉等非武裝抗日民權運動者便以聚會、講演、發行刊物、翻譯重要文章等方式啟迪台灣民眾民主思維,推動農民跟工人運動。然而1949年國民黨敗退於台澎金馬之後,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以高壓手段嚴格壓制台灣人權與言論思想自由,然而愈是高壓,激起的反彈也愈強烈,包括政治民主化、婦女、勞工、原住民、環保運動相繼而起,累積的能量在解除戒嚴後的1980年代開始爆發重要的事件如五一九綠色運動(政治民主)、野百合學運(政治民主)、鹿港反杜邦事件(環保)、520農運(農民)、遠東化纖罷工事件(勞工)、反雛妓運動(婦女)、無殼蝸牛運動(住宅)、還我土地遊行(原住民)…等都直接影響了後續台灣的社運發展。然而民間要求民主、開放、自由、平等的聲音,卻被新自由主義陣營收割,台灣媒體逐步脫離了黨政軍的控制,卻落入了資本利益導向的市場邏輯。

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獲得政權後,過往基於反對國民黨統制而站在同一陣線的台灣社會‹動能量被吸納進政府當中,不少人期待可以在體制內發揮改革力量;然而歷史並未就此終結,民進黨當權後便遠離了社運路線,後來的貪腐行徑更讓人失望。2008年政權再次輪替,向來與資本家結合緊密的國民黨在馬英九個人魅力光環下全面執政,掌握了行政跟立法優勢,繼續承繼了民進黨執政時期也未曾減弱的開發主義跟全球化。

在表面上,台灣的政治是藍綠嚴重對抗,但不論那方執政,共同點是對社會弱勢的政策性打壓、以及人權觀念未曾真正落實,樂生療養院即為最顯著的案例,而2007年4月15日,首次透過網路集結發起的守護樂生大遊行也是民進黨執政時期,台灣社運界最大的一次反撲動員行動。許多部落客及社運青年逐漸習慣於利用網路工具號召動員。

從言論不自由的年代過渡到言論自由卻品質低落,喪失公共性的當代,台灣社會運動者一直在要尋求有效的傳播管道。網際網路不只讓原本的社運者獲得稱手工具,也在非專業社會運動者的推動下促成了許多「非典型社運」。台灣輔仁大學副教授陳順孝提出「公民傳播體系」的概念來形容此一情況(陳順孝,2010),亦即過去由大眾傳媒主導的傳播體系已經消逝,取而代之的是與大眾傳播體系可分庭抗禮,又可結合彼此的公民傳播體系。而在台灣,這樣的體系以BBS、網路獨立媒體、個人媒體構成,個人媒體也包含了個人所使用的社會媒體,如推特、噗浪、臉書等等。

讓我們先回到臉書(Facebook)成為台灣八百萬人新寵之前的Web 1.0時代。當時最受歡迎的社會媒體MSN Messenger與Yahoo 即時通就已經被網路行動者寄予厚望,如今依舊是很多人掌握人際動態的首選。再往回推呢,其實歷久彌新的電子郵件一直都扮演著最重要的聯繫角色,簡單的回信、轉寄、群組發信功能就構成了社群網絡的樣貌。

在過去十年內,網路新服務不斷互相爭奪用戶的注意力,隨著網路使用者文化經過不斷淘汰跟演化,歷史悠久的BBS跟論壇獲得忠誠使用者支持,方便的電子郵件群組、部落格、跟影像視訊網站各自滿足了內容需求不同的族群,而微網誌跟社交網站則以功能新穎跟輕薄短小易分享成為社會媒體定義者。以下簡述台灣各社會媒體的現況跟意義:

BBS與論壇

BBS,尤其是台大批踢踢(PTT),將近十年來一直是台灣大學生的最愛,同時上線人數可達十五萬人,以大眾媒體視之亦不為過。儘管毫無Web功能,但經過不斷修改更新,如今也有非常完整的互動功能,更有人開發出Web介面的仿BBS平台,讓習慣BBS的網友也能享受Web的好處。

台灣許多網路文化都是從BBS誕生,其中懶人包文化–也就是將某起複雜事件簡化為一篇摘要文章–成為幾乎所有社會議題的必備網路元素,每當議題複雜性升高到新進入者無法理解,可能直接跳過的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製作懶人包,而其他人也會以回文或推文的方式補充,或是提供自己的版本。

另外,台灣的許多人氣網路論壇也不遑多讓,例如Mobile01跟巴哈姆特等都擁有非常龐大的用戶群,跟BBS一樣是網路消息的集散地。然而許多小型論壇更聚集了無數不同興趣社群,對於特定消息最為靈通。

電子郵件群組

由於電子郵件仍然是許多人最主要的網路溝通管道,類似Google群組(Group)的工具提供了陽春但免費的電子報發報功能與討論版,也可以作為共筆網站,因此成為許多社運團體內部溝通的平台。台灣許多社會團體或行動者藉由電子郵件群組相互聯繫,單一群組成員有的多達好幾千人,有時重要訊息會透過多個群組快速轉發,可迅速傳播給上萬人,而且電子郵件最具針對性跟急迫感,促使動員的力量也很大。

部落格

台灣的部落格風潮於2007年達到高峰之後,熱度持續下滑,逐漸被門檻更低、互動性更強的微網誌跟臉書取代,然而部落格依舊有其難以替代的特質,包括利於搜尋結果、可自訂性高、以及能夠保持獨立性格等等,而許多部落客也將自己的部落格搭配上社交網站的Widget小玩意,如臉書跟Google的社交外掛,提高與其他社會媒體的互動性跟串連力量。

台灣本地部落格平台有無名小站、痞客幫、Yahoo!奇摩部落格、樂多、跟Yam天空部落等,不少部落客則偏好國外服務,如Blogspot、wordpress.com等,或自行架站。

微網誌

雖然Twitter推特風行全世界,在台灣,微網誌的浪潮卻是由噗浪Plurk接棒炒熱。噗浪跟推特類似,讓使用者在140字以內快速完成一則訊息,不同的是噗浪採用時間河道設計,並且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在每一則「噗」底下回應,較類似微型論壇,深受台灣網友喜愛。

無名小站的digu嘀咕在其六百萬使用者族群的基礎上也獲得不少使用者青睞,尤其對高中、大學生而言。然而在網路動員時,最常被利用的還是推特,因為其平台開放的程度跟既有的國際使用者基礎對於傳遞訊息更有用,而大多數關注公眾議題的台灣網路行動者也都有推特帳號。

線上影音與直播

線上影音已經成為預設的網路動員媒介之一,在許多案例中,真正激起網民情感的不是連篇文字,而是一則則的短片。台灣公共電視推出的PeoPo公民新聞以影音公民新聞為主,並結合電視資源,會固定將重要或精彩的公民影片報導在頻道上播出,而台灣新聞媒體也熱衷於在Youtube上找尋熱門話題,許多牴觸社會主流道德跟法律的網友上傳影片都被引用為重大新聞頭條,例如學生用手機紀錄校園霸凌、行車記錄器拍下的交通事故、商店跟路口的監視器畫面等等。社運團體也都會盡量利用影音,試圖讓訴求更讓人所知,或被主流媒體採用。

而在2008年的野草莓學運後首次應用線上直播在社會運動上之後,線上直播也成為凝聚網民關注的重要工具,許多大型抗爭跟遊行、夜宿活動,都會使用Justin.tv或Ustream的線上直播工具,而某些應當公開受監督的公辦會議、如說明會、公聽會、環評等,也都有賴於公民記者應用這些直播工具,讓第一手真相快速傳播。儘管也常常遇上被官員拒絕拍攝的局面,但這也間接戳破了政府號稱資訊公開的表面話。

社交網站

進入2009年,台灣的社會媒體普及度已經極高,臉書(Facebook)對台灣網友的意義逐漸從「開心農場」跟「花名冊」,變成可以分享各種生活大小事的方便平台。而隨著臉書不斷改版,許多內建的功能,如群組(group)、粉絲頁(page)、活動(event),被多元應用在各種用途上。

臉書的實名制設計,使得參加群組、粉絲頁或活動等同具有類似「具名連署」的功能,而建立一個活動、粉絲頁、或群組的門檻極低,因此公益與社運活動在臉書上呈現爆炸性成長,而由一般無組織網民發起的活動更多,儼然成為當今台灣網路動員時的首選,甚至是唯一平台。然而臉書的封閉性不利於搜尋跟跨平台傳播,太多的活動也容易讓人感覺疲乏,為使用上的缺點。

台灣的網路動員與社會媒體至今已成為社會運動「內建」的一部分,而因為社會媒體與網路動員的潛力隨著使用人口激增而提高,除了傳統社會運動紛紛積極學習使用以外,因技術賦權而激發出的許多「新興」社會運動更是以網路作為主要運動場域,透過社會媒體進行網路動員的次數幾乎無法計算,許多網路運動動輒吸引超過五萬人以上加入,著實呈現了一股前所未見的力量,但這股力量也帶著諸多弱點與隱憂,甚至已經膨脹為另一個需要被改革的對象。

網路與社會行動力

資深部落客、網絡行動netivism創辦人 CharlesC認為網路行動的意義就是以網路作為主要的發起或擴散管道、並在網路或實體產生意義、達成目的、發揮影響力的行動。過去十年來,他認為最顯著的一起網路行動是與樂生相關的網路行動,當時適逢國內web2.0相關工具/服務/觀念的興起,不同類型、專長、能量的網友集結,結合實體運動,使其得以有中長期、多元的行動發生。

我認為,若說2007年的樂生大遊行是社會媒體網路動員的濫觴,2008年年底的野草莓學運便是台灣網路動員的集大成。野草莓學運的主體是科技應用能力高的學生,他們以學生經常使用的批踢踢兔BBS站(ptt2.cc)為主要基地,並使用部落格、twitter和 wiki 對更外圍的群眾發佈訊息和串聯,輔以相簿、音樂及視頻等多媒體網路服務,讓抗爭不只侷限在一地一時;更引人注意的,則是學生以3G網卡上網,透過Yahoo! Live跟Justin.tv線上直播功能,進行全國各地靜坐現場的同步轉播,讓聲援者可以「在家裡和野草莓一起靜坐」。儘管後期由於學生們實體組織跟動員經驗較少、未能提出更高論述,社會氣氛轉向、執政者刻意忽視等等因素,使得這場別具意義的數位學運沒能持續下去發揮更大影響力,但它卻成為台灣2009年之後許多社會運動進行網路動員時的學習對象,多位曾參加野草莓學運的學生後來也持續關注公共事務,成為其他社會運動中重要幹部,將野草莓學運的數位知識帶進各個環保、勞工、原住民、媒體改革運動中。

然而CharlesC也表示,雖然過去十年來,網路生態、使用者的變化,讓網路行動的進入門檻降低,議題變得較為多元,不侷限在政治性議題。參與門檻也降低,讓局外人有機會在賦權或培力的過程中,發展為行動的核心參與者,但可惜行動的成效,依然有限。透過主流媒體報導,政府與企業多少對於網路行動可能產生的公關危機,有些認知。不過,由於目前似乎還沒有真正可動搖國本/老本的網路行動案例出現,政府/企業並沒有真正認真對待。

然而,也有社運者擔憂,越來越方便的社會媒體跟網路動員會不會讓招募實體動員跟參與變得更難?當人們可以在家中安全地抗爭,那在寒風冷雨中、警察拒馬前聲嘶力竭,高舉標語是否落伍了呢?而公民的憤怒如果在網路上就已經宣洩,又何須上馬路?因此,台灣社運界跟網路行動人士也正對於網路動員跟實體動員之間的「轉換率」進行討論跟研究,希望能在未來的行動中改善。

與網路行動相輔相成的公民新聞對CharlesC來說,指得是由公民自己來報導屬於公共領域的事件,儘管這樣的報導多為在地或個人觀點,但應能言之成理,呈現不同於主流媒體的意識型態與立場。公民新聞在全球都已經成為一股趨勢,而台灣的特色,應為主流媒體希望搭上公民新聞的順風車,但仍以八卦、爆料、花絮的新聞類型為主,表面上擴大了公民新聞的發揮場域,卻可能有被濫用的危機;台灣的政商對公民新聞也從陌生到一知半解,從「抗拒」、「摸頭」到「置入」。「只要是媒體,應該都可以想辦法操弄」,這樣的核心概念,應不會改變。總體而言,他認為新媒體總是會帶來一些在傳播與運動上的改變,然而,台灣的政治環境與媒體生態的系統結構非常穩固,不易撼動。有時人們對於眼前過於樂觀、對於未來卻又較為悲觀。「我希望我們可以用相反的眼光來看待,或許能成長更快」。

另外,我亦發現人們對於行動中所使用數位工具的關注時常超過了對議題本身的關注。這並非空穴來風,畢竟社會媒體與網路動員時常需要主流媒體後續跟進,才能擴大影響面跟加強社會壓力,而許多時候,運動者利用社會媒體跟網路工具,除了因為方便、因為免費、因為是唯一可用管道以外,也是為了創造話題。在以上案例中,許多主流媒體因為發現網路動員聲勢浩大而切入議題、跟進報導,進一步幫助議題被更多人知曉,然而外部觀察者的判斷很容易流於科技決定論,把社會媒體的角色看得太重,貶低了在地行動者其他往往更重要的努力。

最後,我以為台灣社會媒體與網路動員的另一大難題是媒體。當動員的反對跟批判對象就是主流媒體自身時,台灣主流媒體跟進的可能性趨近於零,這也是台灣社會改革跟媒體改革的困境。由於台灣媒體亂象頻仍、品質低落,深受商業力量控制跟政治操作,因此民眾對媒體的批判也未曾休止,2009-2010年間也發生了「搶救公視拒絕政治黑手進入」、「通緝旺旺,抗議旺旺老闆蔡衍明寄存證信函給批評者」、以及「反政府收買新聞」等三起媒體改革行動,然而台灣的媒體環境依舊每下愈況。

整體而言,台灣的社會媒體跟網路動員力量持續增強,然而有時不免流於民粹化,需要反思跟節制,但已經蔚為一股強大的社會改革力量;由於動員門檻降低,網路行動快速出現,但行動者在開發新線上策略與將策略細緻化的課題上卻沒有相稱的積極性,因此雖偶有佳作,但更多行動皆為臨時起意、隨性發動。儘管從過去兩年的案例中,我們得知無組織的行動反而更常獲得大舉支持,但這並不表示網路動員無須精緻化,策略化,只能等待機會/民氣降臨;反而,因為民氣無法隨傳隨到,反而更要有長期的策略,尤其是對組織行動者而言。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