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透過心電圖技術,GoMore幫你更了解體能狀況

台灣的馬拉松旋風方興未艾,無論這個賽事是全馬、半馬或單純健康休閒,報名人數都很踴躍,當然,對於跑全馬或半馬的選手來說,平時的訓練決不可免,這些訓練為的就是能掌握自己的體力,在比賽到來時能根據自己體力狀況採取相對應的策略,不過這個方法不太容易,必須累積高度的運動量及比賽經驗才行,但這時若出現一個產品,可以直接幫你量測的話,你會有興趣嗎?

博晶醫電開發的穿戴式裝置GoMore,可以直接幫選手量出體力值,並藉由震動來提醒你現在體力是正在下降、上升或是快沒體力,提供選手最直接的資訊。在決定做自有品牌之前,博晶醫電其實做得是ODM,創辦團隊包括創辦人程士恒博士,人在舊金山負責UI/UX及市場行銷的林君倩及佟寧、負責PM及業務的呂東曄,人資的陳姿君、RD劉偉豪及會計林郁慧,而PunNode採訪到的則是CEO郭信甫,要請他談談GoMore這產品有何特殊之處,以及做ODM與品牌之間的差異:

從ODM轉向做品牌,中間有什麼契機?

由於我們的切入點是「體力」,目前市面上沒有產品從這裡切入,因此我們可以藉由團隊現有的技術去創造出價值,讓這個價值可以在團隊身上累積,但這樣做必須要先決條件-我們必須是個品牌,而且目標要看得夠大夠遠,之後才能走向Big Data Company,假如我們繼續做OEM、ODM的話,雖然可以賺快錢,那只是幫別人做嫁,既然我們有優勢,為何不自己做?這是我們發展品牌的初衷。

在決定做品牌後,我們團隊累積了共識,大家有共同的目標打拚,我們可以把這個產品及品牌,打造成世界級的。其實我們的組成比較像個矽谷公司,而在團隊合作上,我們採用的是「Product-Marketing」,從產品發想到設計完成,行銷人員跟RD都會一起加入,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團隊成員在品牌形象的建立、外觀設計及整體品牌給人的視覺感受等項目想法一致,這樣在用戶使用產品時,才能感受到它的細緻與不同。

在做轉換時,中間有面臨到什麼困難以及解決方式?

最困難的是人,怎麼樣讓志同道合的夥伴加入一起工作。仔細想想我們也很幸運,在我加入後,林君倩、佟寧及呂東曄也一起加入,他們有的是運動咖,有的是對品牌有相當的熱忱跟活力,因此才能順利讓他們加入。

分享一下產品從創意發想到採用的技術?

簡單來說,用演算法去量出一個人在運動後體力變化,產品藉由類似心跳帶的方式,在胸腔前綁定,讓心電圖的訊號能及時被量測。

其實GoMore是互動穿戴式裝置,在量測用戶的同時,也透過震動告訴用戶目前的體能狀況如何。當初我們在設計UI/UX時,我們放入一個越簡單越好的想法,所以這個心跳帶是會震動的,用三種震動模式來反應體力是正往上走、往下走或是快消耗完,這方式可以直接提醒用戶,讓他們在運動時,不需要看任何的APP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建議,是時候要放慢速度、加快速度或是休息,也因為這樣,用戶可以更專注在運動上面,不需要再看其他數據,所有數據都被整合成一個簡單的循環就結束了,這是我們設計時的獨特思維。

這個直覺性的思維是怎麼發想的?有透過自己在運動嗎?

創辦人程士恒博士本身是熱愛運動的人,也是這個技術的發想者跟開創者,他認為運動的過程中必須不被打擾,完全專注,希望能讓每個用戶都能夠享受專注運動的好處,讓用戶在有氧區間內運動,是GoMore的最高價值。

軟硬體方面各有什麼樣的優勢在?

硬體方面,最主要的就是底層心電圖技術。軟體,就是剛剛提到的演算法,在APP上面我們也有很好的UI/UX設計,我們從最底層做到最表層,中間每個步驟的細節我們都考慮到,在每個層級都有我們的技術優勢在。

產品的目標群眾與使用情境為?

我們鎖定的目標是在乎自己體力的人,不常運動的人比較難了解GoMore的價值,那相對的,運動習慣越好的,就越容易去體會GoMore,無論是業餘選手或是職業選手,都能了解體力的重要性。剛剛提到一些例子,喜愛運動的人可能會去在運動時去看各種資訊,像是心跳值、公里數、時間、速度等,這些資訊必須經過經驗轉換,才能知道自己目前的體力狀況,通常可以這樣轉換的已經是選手級的人物,一般的業餘選手跟愛好者很難做到,因此GoMore的目標是讓運動愛好者一樣能了解自己體力並專心的享受運動,而對於想要長期自我突破的人,也都可以靠它完成。

之後的售價及通路會怎麼安排?

售價先保留,因為我們尚未決定。目前預計在七月底時開始發售,通路上會透過實體與虛擬通路,初期會在運動通路,讓愛好運動者能直接接觸,接著會有EC,兩者也可能同時進行。

GoMore中間有經過什麼樣子的測試呢?

我們團隊都是熱愛運動的人,經常自己拿出去就做測試,我每周也都會去騎腳踏車,之後再把數據拿回來,持續改善它的精準度及使用者體驗;後來我們也給一些選手(業餘、職業都有)去體驗GoMore,他們有的騎到東北角,有的騎去花蓮,在這些不同的場地,可以給我們各式不同的建議。

目前產品有防水的功能嗎?

第一版產品有做到防潑水,但之後我們會做出防水的版本。

所以蒐集到這些Big Data之後,公司要拿這些Big Data來做什麼呢?

這個計畫我還無法講得很明確,但在GoMore成功打入市場後,我們會擁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Data Base,包含不同的人種或不同膚色的人,在各種不同的天色狀況,在不同的地形高度上,運動時的心電圖變化及體能變化,我們可進而分析,像台灣人在平均年齡三十歲時,他的運動表現如何,同樣的條件,美國人又有什麼樣的表現,然後更進一步的,透過這些Data讓醫生給用戶更好的建議。

以後有打算做什麼曝光活動或是異業結合的部分,像是贊助馬拉松?

我們有類似的活動一直在產生,包含贊助馬拉松或其他的活動,我們可能再做一輪在Kickstarter上的群眾募資,在明年一月的CES,我們希望帶著GoMore去參加。

當前目標及未來展望?

今年最重要的目標,是在六月底或七月初時把產品完成,包含硬體、包裝、軟體服務、APP到網站,整個完成,這是我們第一個目標。第二個目標希望透過有興趣的人,在使用我們產品的時候,可以增加我們的曝光度,在年底時,可以把產品透過通路去販售,我們希望會有一些不錯的銷售數字產生。

─────────

在採訪結束後,我自己實際戴了GoMore體驗一下,鬆緊帶若調到適合自己的長度,其實不會有太大的干擾,而三段式的震動很直覺,可以在當下就做出反應;GoMore連結APP,運動完會留下許多相關記錄,並能做逐次比較,對於喜歡挑戰自己的人是很棒的功能。

用心電圖技術來做體力值這個想法很創新,但能不能確實的量出自己的體能狀況,並且精準的轉化成體力值,肯定是運動員使用者存疑之處。透過體驗行銷,在運動員社群中創造口碑,應該是最有效的方式。一般的做法大概是請位具備相當名氣的運動員試用並代言,並完整記錄使用過程,讓目標用戶了解GoMore確實能幫助到運動員,但若行銷預算不足,透過Kickstarter凝聚的社群來集體代言,會是更符合新創形象的做法。

GoMore的商品不只是一個小小穿戴式裝置,更試圖從data挖掘出對「體力」的洞見,來找獲利模式。這的確是許多穿戴式裝置想走的方向,但要累積如此大量的資料,並非易事,要從資料中找出「道理」更難。我們期待 GoMore 能在後續跟我們分享他們更細部的海量數據策略。

─────────

【2015/3/12 更新】

GoMore 躍上 Kickstarter 募資囉,早鳥優惠價 $99 美元,預計在今年 5 月出貨,同時與通路商開始合作,通路定價將為 $149 美元。

關於作者


Duke

陳柏全,娛樂重擊主編。http://punchline.asia/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