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專欄 / 歷史的轉折,也是媒體的轉折
對我來說,3/18 開始的其實是一場政治與媒體駭客松,是佔領注意力的行動。大事件,像是大災難跟大抗爭會造成大資訊焦慮,人類本能會需要更多的資訊來維持自身的安全感,會快速交換訊息維持自身與周遭社群的連動,確保自己不被忘記。就像是走進森林需要火把照亮一樣。這火把就是傳播科技。過去幾百萬人裡頭只有一個人有火把,他照哪裡,哪裡就亮。現在每個人都有火把,但不管怎樣都只能照到一部份。
大事件跟新傳播技術的創新與成熟通常是一起發生的。不用說太遠:第一次波灣戰爭跟CNN、台灣921地震跟地方新媒體、911恐怖攻擊跟部落格、南亞海嘯跟 sahana、肯亞選後暴亂跟Ushahidi、海地大地震跟Open Streetmap、日本 311海嘯與 LINE…以及這次的佔領立法院及行政院事件。我這段時間持續觀察主流媒體操作,發現都是舊把戲。我認為台灣各個產業領域的虛弱化都是為了導向唯一且不可避免的一條路,只有媒體的弱化會帶來轉機。
跟選舉產業不同,抗爭應用的網路科技跟當地網路產業的水準似乎沒有正相關。台灣的選舉產業網路化程度還是很差,但抗爭應用的網路技術水準卻非常高。透過這些行動磨練出來的人就是網路媒體產業最需要的人才。
但若從網路媒體的專業經營者來看,這場行動的訊息流動還是有很多可以改善之處。從行動開始,各種意見就開始以等比級數增加,如何有效回應、吸納、轉吐、累積,就是網路社群運營的精髓,也是我跟我的同事每天都在做的事。第一要務,就是得從繁雜的訊息中出發,把混亂當成「現象」來理解,往後退一步看,然後再往後退一步看。把訊息當成超大畫布上一個一個點,只有往後站才看得清全貌。
在主流媒體品質低落,敵我難辨的情形下,其實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成為媒體」:自己生產,自己傳播,自己回應。減少中介,減少受訪或記者會,讓其他媒體,包括網路跟電視報紙自行拿內容去使用。讓自己成為內容原出處,並且提供被驗證的機會。就跟災難時一樣,要有人負責處理訊息,確保內外暢通。但不是要所有人都七嘴八舌,動輒開大論壇、大亂鬥,這樣反而是被無組織的偽民主誘惑,蒐集一大堆訊息但沒有被處理跟沒有蒐集是一樣的。
還是有很多朋友很擔心,許多人獲得資訊的主要來源是電視,而裡頭的訊息之惡劣跟扭曲,會影響運動的後續發展。我過去也曾擔心,不過漸漸地越來越不擔心,因為媒介使用行為快速改變,你我都是見證者:兩年前還有人談「低頭族」,視之為一種新的社會現象,但現在誰不是低頭族?不管是什麼行動,未來主戰場就是移動網路跟社群媒體,台灣電視產業毫無研發的能力,只是在等待死亡而已,不過這也同時預示了新媒體的生機。
為了加速這個腐朽產業的死亡,台灣的網路創業者要更努力,讓更多人把時間花在我們的服務跟網站上,然後讓台灣糟糕的電視死透。我個人這輩子的佔領行動就是讓更好的媒體佔領更多人的注意力。台灣所有爛媒體都是我的敵人。爛媒體永遠都會扯後腿,必須堅決粉碎,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唯有這件事我可以做到死。
(本文同步發表於2014年4月號《數位時代》雜誌公民之聲專欄)
(圖片來自Flickr用戶蔣偉志,依照 CC-BY-NC-ND 條款使用)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