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徐挺耀專欄 / 為什麼抗議者的資訊技術遠高於產業水平?

大概幾年前,在伊朗推特革命之後,阿拉伯臉書革命之前,美國有一個社群網路專家Malcolm Gladwell,在New Yorker寫了一篇分析的文章。他其實主要講的思路是類似千人響應,一人到場,所以伊朗推特革命才無效云云。文章寫的很好,可不是胡亂噴,但是文章發表沒多久就發生突尼西亞革命了。真是尷尬。

然後前幾天寫了一篇講選舉產業的網路化困境,說選舉產業很難高過依附在上面的網路產業水平。台灣網路產業不夠發達,所以選舉產業網路化眼下有若干困境云云。然後就馬上發生了佔領立院,而且網民的整體資訊知能相當厲害。

@鄭國威也觀察到:「跟選舉不同,抗爭應用的網路科技跟當地網路產業的水準似乎沒有正相關。」

抗議者似乎是網路使用水平高過業界平均水平的,但為什麼這麼相關的選舉產業水平低這麼多呢?

我覺得道理很簡單,選舉產業的網路化是要服務選舉客戶,但這些客戶絕大多數本身網路的整體知能就不太厲害,他們的目標受眾也跟整體社會的數位知能差不多。眾所週知,我們這邊是老人政治相當發達的地方,就算是比較年輕的政治人物也會擔心中老年選民搞不明白。所以如果他們搞不明白就不會用這些新東西跟選民溝通。但抗爭應用的網路科技只要服務「需求」本身就可以了,有什麼厲害的東西都可以用上,不會有人跟你講看不懂,看不懂是他的事情,需求能滿足就行了。我覺得這就是造成這麼大差別的主要原因。我想這也是這次在一開始很多政治從業人員看不懂這次抗爭的性質與規模的原因。

另一個小小的觀察是是國外的抗爭會使用推特,台灣比較沒有對應的服務可以比較,有人會說噗浪,但首先他的訊息邏輯不一樣,第二是這次佔領立院的時候噗浪用戶量已經下來了,我想並不是重要到需要觀察的因素。在世界上各地新媒體產生的革命或抗爭中,推特的邏輯都被證實是最有效的運作模式,甚至比臉書有效率的多。當然一般來說都是混合使用。埃及穆巴拉克政府後來對大規模的斷訊,就是要阻斷推特的使用,而伊朗抗爭的時候推特官方甚至特別推遲既定維修時間來支援抗爭。而這次在台灣,臉書跟PTT還是比較關鍵的因素。

從這次的佔領立法院可以看到,以網路產業來說,台灣還是能人很多的地方,即使有大量的整體或個人的外移,但這些網路相關產業的能人能力還是很不錯的。比方說這次g0v沃草這樣的小團隊就可以在短時間組建出有效的各式網路抗爭支援服務,或者黒貘的林克傳說也在很短時間內證明可以用來讀取熱門的動態,而且更新完善的很快。這即使在世界規模來看也是進化非常快速的網路抗爭應用。

最後一個感覺是其實網路災防或者網路抗爭的邏輯非常像,像是開放街圖之前有用在海地救災,這次也用在立法院周邊的標示,而線上表單之前在八八風災也有使用在物資登記,這次也有看到網友用在現場物資登記,感覺兩種情境的訊息運作方式都很接近,值得繼續觀察後續有無新的應用情境產生。

這次的確是給整個選舉產業的人敲響警鐘,畢竟時代真的來了,吃傳統訊息的選民總之還在那邊不動,但新的選民已經跑的很前面了,這次各種支持反對方的線上大討論就是一個發端,選民的嘴會越來越刁,能妥善利用新的情境與數位知能跟選民溝通的候選人才能在下個時代存活下來,這些改變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關於作者


Tim Yao Shyu

為台灣最大的知識網站集團公司泛科知識(包括泛科學、娛樂重擊、泛科技、美食加、旅飯),以及國際廣告代理商潮網科技創辦人。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