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該不該讓每一所高中職都有3D印表機?

根據聯合報經濟日報報導,新任科技部長張善政5日在行政院政務會談上建議讓教育體系的年輕學生有機會接觸 3D列印,行政院長江宜樺非常認同,立即要政務委員蔡玉玲找經費、提計劃、讓高中職學生未來都能普及使用3D列印機。

乍聽之下,這是非常進步的政策,畢竟自造者或創客是全球火熱的焦點,台灣近一兩年也跟上國際腳步,出現了許多Hackerspace、Maker Space、Fablab 等社群場所,十分有活力。另一方面,教育體系積極尋求「翻轉」,要讓學生有更多表現空間跟實做機會。最後,台灣龐大的機械跟電子產業鏈也迫不及待要趕快找到新的出路,3D列印正好是各方的交集。

然而若從政府過往的做法來看,如此倉促推動之下,結果多半是很難堪的。以下是政府可能會犯的錯誤:

第一:從硬體採購思維出發

若報導無誤,這個錯誤顯然已經是現實了。3DP之所以會盛行,成為Maker浪潮中的主角,是因為專利到期之後,各方設計百花齊放。甚至可以用3DP 來製作另一台3DP(請搜尋RapRep),而其運作涉及的各部元件、軟體,也都是製作其他發明創新時能用上的,所以學習如何作出自己的3DP,是很好的入門課程跟自我修煉,花費不高以外,能從過程學到Maker的精神與激發創意,開發出不同的3DP(甚至是一不小心,做成了Air Hockey 機器人),更為重要。然而根據報導,張部長跟江院長想到的顯然是要趕快採購現成的3DP,而且是動輒數十萬,甚至百萬的那些。這一開始就把未來走窄、甚至走偏了。

第二:忽略創造力跟設計能力才是關鍵

就算有了硬體,學生就能擁有創造力跟設計能力嗎?3DP只是輸出工具,如果沒有原始的好設計,頂多只能印印從網路上下載來的現成設計,而要讓學生獲得這些能力,需要重新規劃課程、甚至是更徹底一點,得改變美學教育,然而這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麼硬體即使買來了,也只會很快淪為汰舊品,堆積灰塵。任何的硬體若沒有巧思跟新意,在台灣的cost down思維下只會陷入無利可圖的困境。

第三:依舊從教育體系內部思考

就如前面提到過的,現在已經有很多實體跟虛擬的創客社群跟開放硬體社群,遍佈在台灣各地跟社群網路裡。這些社群成員熱切地分享知識跟學習,也有不少創業公司,跨入軟硬整合領域。這些社群才是推動台灣學校教育體系獲得新思維、趕上國際腳步,最寶貴的資源。與其讓每間高中職都有3DP,不如先思考如何讓地方上的創客社群與學校結合,讓學校的老師跟學生都先熟悉自造者跟開放硬體的來龍去脈,先開始加入地方上的社群,利用現成設備來實驗看看,同時激發創意。若侷限于校園,很有可能流於形式,最後就跟家政課要做枕頭、工藝課要做椅子一樣,人人按表操課,重蹈填鴨教育覆轍。

在此建議科技部跟科技政委高官們先到台灣各地的Fablab走走,別關在辦公室裡想點子,否則最後只是幫3DP概念股炒高行情罷了。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