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Reach Network 要向世界展現台灣的設計力

Reach Network 的組成團隊,分屬來自各個不同領域的人才,包含放棄在金融界高薪工作的蔡典煜、於動畫與廣告業界嶄露頭角,作品獲得柏林影展提名的劉珍暉、以及在美國工作多年的矽谷工程師張峯碩。因3人對開發產品有著極大熱情,並尋求方法改善社會問題,於是毅然決然放棄安穩舒適圈的生活,投入創業的浪潮。團隊一致認為,「雖然投入的機會成本很高,但是我們都相信這樣的冒險會帶來很豐富的收穫。」” –摘錄自 數位時代 [Meet創業之星]掌握社交人脈!Reach Network 幫你自動更新聯絡人資訊

新鮮人小團隊最初的挫折

  • 會不會後悔?

我們創辦人中有兩個是軟體工程師,一個是設計,對我們來講,做原來的老本行也不錯,但是我們看到了mobile的市場,認為投入行動與網路絕對是正確的,所以後悔是不致於,但是挫折倒是很多。

因為現在App市場一萬個出來做,只有一個會賺錢,表示一定很難,我認為任何人進來都是新鮮人,都要從頭開始,以前在公司上班,公司有自己的產品方向,也會有自己的營利模式,你只要能執行就好;但是現在不是這樣,不只資金、人力都是,你必須要去分析資料、去修正自己的產品,從頭到尾都要自己做、從後台到前台,沒有人可以跟你交班,一切重頭開始,有時候過去的經驗是幫助,有時候卻是個包袱。

我覺得一開始的學費是一定要交的,像我們當初也做好了心理準備,但還是很難。所以說挫折是一定會,但是後悔倒是不致於。只要我們還能撐得下去,就還會持續做自己相信的東西。

  • 挫折是哪方面的?學習新事物嗎?

學習新事物只是辛苦的地方,這方面花時間就好,過去的經驗此時就可以派上用場,讓我們能更快的上手。 我覺得挫折主要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你的產品使用者不買單,這件事情為什麼會發生?其實有非常多的原因,本來你在公司,你的產品要解決什麼問題?要幫什麼人解決問題?這些都是確定的,但是你現在企圖創造一個產品去滿足一個問題,這並不是一個很容易的事情,過去的經驗會讓你覺得:我就是要加一個XX新功能,但你會忽略到你這個產品其實是要解決現實中的一個問題;這些話相信很多人從書中、講座裡都聽過不少,但我早上聽是一回事,下午我還是就照我原來的樣子去做,你不會想要去改變自己的作法,除非自己真的痛過,才能夠把這樣的想法真真切切落實到你的生活態度裡面,而那個態度比較困難的。

像我們這種小公司,一定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但是就會出現一個陷阱:這問題真的存在嗎?如果運氣好這個問題真的存在,但是你的方法是正確的嗎?

這可能真的不是一個問題,也有可能你的解法是錯誤的,會有各種形式不同的可能,而我認為我們三個人一開始並沒有好好考慮這件事情,我們沒有真的把「做產品是要解決使用者問題」的態度溶進我們的血液裡面。

第二個挫折來自團隊,很多人說大公司,組織龐大,要經過很多程序、階層,小團隊比較靈活機動;原則上是這樣,但是小團隊的成員本來上班上得好好的,卻跑來創業,就是因為他們有些心裡想要做的東西,所以在公司可能沒有那麼堅持,出來就一個比一個固執,反而會讓小團隊可能比大公司緩慢。

我認識的台灣團隊很多,十個有五個在吵架。但是這跟專業無關,很多人說team work一回事,但是公司的決策又是另一回事,假設今天很明確知道要做一件事情,那團隊合作一點問題都沒有,問題在公司的產品方向,比方說 reach network是要賣給年輕人?商務?還是店家?產品要做到哪,這才是最大的爭議,這個爭議是很難化解的。

  • 這樣的挫折該怎麼改善?

像我們一開始剛組成團隊,會比較客氣,就會把所有東西都做進來,我們第一版做出來什麼功能都有,但是給使用者一用,完蛋了太複雜,很多新創團隊一開始就會犯下這樣的錯誤:專注於開發很多功能滿足使用者,卻忽略掉這些東西會妨礙到使用者。接下來為了修正問題就開始砍功能,於是第二個過程開始投票,但是在產品設計上,民主是最不應該使用的決策方式,唯一的民主就是使用者的回饋,來自團隊的民主萬萬不可。

我們的團隊慢慢經歷過這些過程,中間有很多時間其實在內耗,於是六月去參加新加坡的 echlon (由新加坡e27科技媒體舉辦) 時,我們三個人都覺得應該要採取新的方式。

今天在產品方向拉鋸的過程中若使用民主的方式,那就沒有靈魂,沒有靈魂的產品,不可能獲得使用者的青睞,如果產品不能獲得共識的話,那我寧可這個產品屬於某一個人,這樣至少可以保持它的靈魂與精神所在;所以我們決定,在選定要挑戰的idea後,從三個人裡面挑出一個比較適合的、對這個idea比較熟悉的人來做產品經理,中間當然還是有很多激烈的討論,但最後交由他拍板定案。一定要有個人,會在做產品的時候常常抬起頭來,想想要往哪裡走。

  • 新的磨合方式怎麼樣?

Callism (一款電話簿的App)就是新合作模式下產生的產品,它比Reach Network 簡單很多,我們希望可以讓用戶取代掉最常用的四個App中的一個(螢幕下方的4個icon)。也順便挑個做過的小產品進行快速的試驗。

在開發Callism之初曾經發放問卷,結果顯示一種米百種人,光是「打電話」,每個人就都不一樣,有些人會設定我的最愛、有些人完全不設定快捷、有些人會先搜尋、有些人用call log、有些人用手機上A-Z排序尋找,有些人則在電話上發簡訊。

所以我就發現:我不可能做出一個大家都愛的產品,第一步就是要找到誰的問題需要被解決?你是不是整群TA都可以滿足呢?當你收到負評的時候,你要考慮這個負評要不要聽?還是你要堅持產品方向?用戶願意給回饋是很珍貴的一件事情,但是願意歸願意,你的產品要滿足誰?你需要往那個方向去改嗎?

一款好的產品會像上圖綠色的線一樣,喜歡的人很多,討厭的人很少;但是現在許多產品做出來像紅線一樣,喜歡的人很少,討厭的人也很少,但是覺得沒什麼感覺的人特別多,這樣就會成為一個平庸的產品;Callism 則是像上圖黑線一樣,喜歡的人很多,討厭的人也很多。這某種程度也說明了我們三個人的學經歷、品味、背景不一樣,所以就會做出不一樣的東西,過程中很多地方自己並不喜歡,但是貫徹了某一個人的想法之後,果然就呈現這樣的現象(黑線)。

寧可做爛的,也不要做平庸的產品。在廣納意見的過程中,就很容易變成平庸的產品。假設每個罵我的人我都照你的方向去改,那這個產品就完蛋了。

「這是我們相信的東西」

常常啊!這個主題太大了,不管是個人的、商店的、企業的,我們企圖把所有的聯絡方式數位化,然後把人跟人交換的過程用數位的方式實現,進而成為一個平台;我們企圖創造下一個時代的聯絡簿,你不需要輸入、同步、更新,然後用這個方式創造新的行為。這個主題不好做,但我相信終點是對的,可是我挑錯路了。

這麼說好了,Reach Network 一些促銷的手段,會讓使用者很驚豔,但是我們當初並沒有設計一個很好的機制讓使用者留下來,比如說更新個人資訊聽起來很不錯,但是更新一年會發生幾次?當使用者不會每天打開,人也就不會留下來。更新很好,但可能不是一個很痛的問題,我們不僅沒有找到真正痛的問題,也沒有找到很好的解決方案,前面講的兩個問題我們都碰上了。

我依然相信這樣的未來,只是中間要怎麼到達還要摸索一下。

  • 明知不能做,為什麼還要做電話簿(Callism)?

iOS 電話落後Android 很多,甚至連WP都贏過蘋果,確實蘋果很多東西不讓人做,但是這樣就沒有機會了嗎? App store 裡面還是有很多Dial App,付費的、免費的都有,老實說那些做的不錯的,我們團隊看起來也覺得普普通通。如果他們能賣,代表一:我們也能賣,因為我們做的更好;二:這個市場是存在的。

你說功能少,有些使用者就偏偏沒有用這些功能,他不care這些功能,很多時候市場就是跟你想的不一樣,有一批人就是什麼功能都要做到,有些人就是憑感覺買東西,你給他一個感覺、一個品牌,那就願意買單。

那時候我也懷疑啊,這什麼都不能做,到底要不要做啊?調查完後發現還真多人做,也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一定有很多用戶會罵,但是如果不高興,就去退貨吧,有些人就是覺得原生的很醜,他就是要用,給想要的人想要的產品,就是這麼簡單;有時候你不了解市場,比較容易的就是你先挑一批小眾的人,大眾掌握不住,那就先從小的開始。

另外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因為地緣,我在台灣找了很多媒體朋友報導,但是下載量只有20%,反觀國外才四篇文章報導就占了80%的下載量,所以世界是很大的,無論如何不要只賣台灣,很多人說很難賣,其實不一定,沒嘗試過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對新創團隊的C/P值是很高的。

App有三個東西:程式、使用者介面設計、視覺設計,程式大家都差不多,不太可能每一項反應速度都贏過別人一秒鐘,現在使用者介面水準也越來越高,但是在台灣,視覺設計這塊還是差一點,像國內的Monny也做的很平衡,還有世界迷霧也是。

在這過程中有很重要的元素就是設計,App這麼多,要怎麼突出?如果你像spotify,具有非技術門檻,也可以,解決了問題就好。如果沒有,那至少做的漂亮嘛,這就是設計力;如果你能解決問題,又有很好的設計,那基本上就可以立於一個不敗之地。


Reach Network的宣傳影片

而且這是我們相信的事情,如果沒有這樣的設計,結果一定更差;我們團隊動畫師的夢想是有一天為了讓台灣的動畫走上國際,以我的角度來說,就像是個經紀人,負責把這樣的設計力,透過我們的程式,還有行動裝置,推廣到國際。

台灣太多人看不起設計,這跟社會有關,但是這就是大錯特錯,職業無貴賤,專長無貴賤,行行出狀元,台灣就是看不起寫程式、設計的人才,我那時畢業(目測8年前XD),我們公司初階大學畢業的小伙子,年薪是7.5萬鎂,台灣怎麼比?美國稅再怎麼高,也是打死台灣啊!更不要說矽谷了,隨便都是十幾萬起跳的,可是這樣的程式在台灣賺多少錢?很可憐,現在程式有好一點,但是設計師還是被低估,好的設計不會被正常的估價,也無法吸引更多的人才進來,就是一個惡性循環。


團隊設計師劉珍暉的作品「透明的孤獨」

「認清限制」

  • 台灣政府對你們來講是?

台灣政府有一些補助方案,對我們來說,花點時間填寫無所謂的,但是現在已經變得太誇張,都是中間的顧問在賺錢,我覺得那些主事者沒有真的站在創業、新創團隊的角度去看;也不能全怪他們,因為他們真的不了解,所以就無法制定出符合生態系的法案,台灣目前落後的不只歐美,甚至我們鄰近所有國家,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像我六月去新加坡 echelon,也順便訪問了當地的新創團隊、政府單位,他們是真的完全support,除了提供免費的辦公場所之外,如果團隊獲得了當地政府認可的創投投資,創投每投資1元,政府就再加碼5元,他們也有很多政策性的方案,那時資策會帶我們三十幾個人去,遇到了韓國的團隊,他們的政府是出機票、出住宿,到了當地再出車跟著我們走一樣的行程。

不要說政府了,政府之外的民間單位也相當糟糕,在美國他們的Angel是3、5萬拼命灑,而且都是不打算回收的,灑一百家可能只會長出一兩家,一百家有一家賺,就可以Cover,但是台灣就算一百家如果有一家成,還是無法Cover另外99家,市場的影響有,人才的組成也有,做了半天東西如果都只賣台灣,先天性就侷限自己。

可是VC也無可厚非,台灣團隊我也不敢隨便投啊!有些團隊會說政府不幫忙,資金又難拿,但今天如果你去做VC,你也會這麼吝嗇的,你說台灣有沒有資金?絕對有,雖然你在美國很好找資金,一樣的產品、一樣的團隊,在其他國家可能拿的到,但是台灣就拿不到,這點你再怎麼罵也不會改變,因為生態就是這個樣子,這件事情只有當台灣有越來越多的startup成功的案例來改變這個生態,現在很多團隊也是拿國外的錢,國內拿不到就可以出去。這是大家應該要認清的限制。

可是台灣有別的好處,像南韓就是整個是Android,很偏,台灣的好處就是很多元,台灣的人力成本也便宜,確實是比各地請一個工程師便宜,台灣有製造業,那些在Kickstarter上架的東西最後在哪裡做?都在台灣,所以台灣有台灣地緣的優勢,雖然台灣的政府慢、市場小,起跑點比較差,但還是有他的好,新創團隊千萬不要怨天尤人,認清這樣的限制,看你是不是能用這樣的好處立足台灣去打世界。

  • 台灣App的問題出在哪?

我不覺得台灣App的生態圈有問題,你會覺得台灣的生態不比矽谷蓬勃,很多人會檢討政府不支持、環境不友善、那些是客觀的事實,但我不覺得那是什麼大問題,我頂多覺得台灣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比較慢,可是所有新產業都是從歐美開始,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是領先者,台灣現在就是很正常的在進化,儘管比較慢,它需要時間讓人才慢慢進來,等到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資金就會進來,政府就會支持了。他會慢慢形成一個好的生態系,畢竟你不可能憑空就叫政府拿出錢來。台灣現在有什麼東西?沒有東西大家當然不願意賭。

但是有個我覺得比較有趣的現象,你看到檯面上現在比較成功的網站、app或是平台,一種是Copycat,另一種,就是富二代,這是我唯一覺得跟生態系比較相關的問題。

我沒有瞧不起Copycat的意思,你把它弄進本土化,實行他,而且Copycat一點也不容易,富二代則是因為這些人有資金,有資金就有人才,才輸得起,很多人是看到了機會但是沒有錢,或是下定決心跳進來,但是半年之後沒有錢就乖乖回去上班,這是比較麻煩的地方,假設你在韓國、日本、矽谷,會有人拿錢出來做一個安全網:你給我個保險,讓我能夠去創業,因為創業不太可能一次就飛起來,那在這過程當中有沒有人幫我一把?有沒有人願意幫我一把?國外比較多,國內大多是自己拿積蓄出來,燒光了就收起來,但是很多團隊我認為如果中間有這個幫助,撐過去後肯定能大放異彩。

無可厚非你在台灣看到的生態系,成功的大部分就是這兩種:Copycat與富二代。這樣的風氣會造成你想要做一個全新的東西,你找不到資金的奧援,失敗率會比較高,所以一陣子後就都死掉。

國威(就是PunApp總編)之前講創業的人越來越少,因為很多人天馬行空的出來做東西,但是錢燒光了、一頭熱結束了,所以退出了,但這會讓大家比較踏實去看待這些問題,要碼做比較可行的,要碼就是比較有錢的出來創,剩下有創意的人沒有支援,只好先回過頭來,先活下來,其他再說;一般學生剛出來沒有錢真的得跟老爸老媽要,我們是因為有些積蓄,可是現在也是用自己的儲蓄度過比較辛苦的日子。

其實我覺得App很有趣,大家一直講App,但是我們一直不覺得這是一個重點,App 最後就跟網站一樣,就是一個終端,以前有店面後來有網站,再來有FB,現在有App,以前我們要賣給美國人很麻煩,現在手機上敲一敲就可以賣,App只是一個管道,如果你企圖解決的問題,需要App管道就OK,可如果你的服務不需要,就不要做App,例如 Hybrick 是一間提供服務的公司,他不一定是以App的形式呈現。重點是要解決使用者的問題,這個方式可能是網站,可能是硬體。

我們目前沒有什麼大放異彩的產品,也還沒有非常的成功,但是這可以當成我們的心路歷程,或者說是團隊磨合、市場測試後的心得分享。歡迎大家多指教。

關於作者


Jim

從海地回來後,對龍蝦念念不忘;目前身為Pun集團擔任頭號吉祥物的工作,閒暇時候幫PunNode編編文章;因為常常被誤認為是具有喜感的類型而感到困擾。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