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流著矽谷血液的 Kevin Chen揭開防火牆後的中國網創
在矽谷高科技與網路業工作7年之後,2010年Kevin前往上海。曾與Google跟Amazon的高級技術人員共組團隊打造盛大雲計算,一個類似AWS的服務,目標是加快中國網路創業。目前他領導一個新平台,協助創新的科技公司以智慧偵測和辨識科技為零售商場、社區空間跟住宅創造新的生活環境體驗。台灣出生,12歲搬到美國,中英雙語流利。他目前也為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公司提供企業策略。Kevin也是China30s 中國三明治的成員之一。
「把中國放在心上,因為你不能忽視他們」
在2010,世界爆發了金融危機,iPad的問世,將網路創業帶向更進一步的高潮;但對於封閉的中國來講,真正重要的事情是微博的興起,轉眼現在2013年。現在在中國任何的大市場,大概85%以上的人都在用手機消費、滑手機;目前中國擁有5億的網路人口,預計2015會到達8億。巨大的中國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但是有多蓬勃?根據CNNIC 2013的數據可以了解:
- 5.91億的網路用戶
- 44.1%的網路覆蓋率
- 2010年只有4億美金的產值,美國35億;今年2013年預期會有157億美金,而美國是172億。
微信推出不到三年,已經擁有超過4億用戶,同時Wechat並不只是給中國人使用的社交通訊App,這4億,有四分之一來自海外;才兩歲的Wechat 變成了第五常用的App,即使今天,他們還沒賺什麼錢,但你已經可以知道他們價值所在。但是下一步要怎麼走?總不能只賣貼圖吧?還是要像Line一樣做一個遊戲平台呢?結果它們都做,它們現在正在做一個娛樂平台,一個all-in-one的社群、購買、遊戲的平台,你可以看出它在吸取其他人的經驗,快速的成長。
「還是有壞消息」
儘管世界上的人都想要來中國,在那裡有德國、義大利、美國、澳洲等世界各地的資金,但是這些人卻沒有因為來到中國而獲得相對應的利潤,政府統計過去十年中國最賺錢的人,是香港人,靠著房地產,第二名則是台灣人,靠著開設代工廠;而所有其他的網路巨頭公司幾乎都吃了虧,google、yahoo等等。因為雖然現在中國的網路產業蓬勃發展、競爭度很高,但是它們的心態還是停留在3-5年前,交易的促成必須要有彼此之間的信任,所以外國人相對不討好。在中國會講說:你會不會成功,要看你你接不接地氣。除了要有IQ、EQ外,中國更講究CQ(Culture Quotient)。
中國之所以這麼強調信任,是因為他們的法律或是規範並不能保障什麼,甚至會打趣的說「你得混水,才摸得到魚;水太清澈的話,你是摸不到什麼東西的」;同時在中國你得記住兩件事情,一是中國人相當強調性價比,性價比要非常高,而另一點就是他們很討厭普通的東西,他們喜歡炫耀、讓你不一樣的東西,像是QQ秀,這類型可以讓你與眾不同的產品。
現在的中國就像是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但是大家也看到了,他們現在開始買公司了,阿里巴巴入主微博、蝦米,實際上都還沒有賺錢的幾家公司,但是已經被看到有巨大的價值,所以雖然環境很差,也不要總是認為他們環境很差,那邊還是有很多的機會。
如果你是一個創業者,你該選擇怎樣的未來?
幾年前矽谷創業還是一個新的概念,現在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經濟體系,但如果你作為一個投資者,你的重點就是要降低投資風險,而三年前,中國這個市場非常、非常混亂,所以自然就是要Copy,中國創投過去都是在質疑你的模式是否已經被證明有效,就像是Twitter一出來,大家抄,Groupon也是,一出來之後有7000家在複製,你該投給誰?所以變成主要看你的金主是誰,夠有力,大家就跟了;不像在矽谷,你有一個好團隊、好想法,就可以拿到錢。
不過中國特殊的體系,也是有很多服務是無法抄的,像是Airbnb,之前ebay到中國的時候,下場很慘,但阿里巴巴為什麼成功?就是因為支付寶,他成功的把ebay那套在地化了,有人算過,在矽谷的,你的成功率是萬分之六,在中國沒有人敢算。
但是現在開始改變了,中國現在已經形成獨特的互連網系統,變得越來越像美國這樣子;而在中國互連網仍然算是滿不錯的行業,其他像是在製造業、礦業、更需要關係,你看馬雲,馬化騰的崛起,就可以了解互連網行業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
—
Kevin這次也特別帶來了他的新書 – 《The Web Behind The Wall》
這本書內容包含了中國網路產業崛起的一些數據,例如覆蓋率、使用習慣、電子商務等等。並且提到了中國的網創的故事、現存的挑戰、創新、限制以及資源,將目標放在中國的朋友,將能夠藉由這本書,從一個創投、矽谷工作者的角度來認識這塊讓世人趨之若騖的東方大地。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