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徐挺耀專欄 / 一段大量資源錯誤配置的歷史,以及其重複

最近重讀卡普欽斯基的<帝國>,以及一本新書<蘇聯的最後一天>都是講蘇聯解體的故事。這算是我小時候有幸趕上的世界大事。卡普欽斯基是個波蘭記者,在冷戰時期周遊世界,寫過很多有意思的報導文學,中文世界也有翻譯他另一部有名的作品<皇帝>,講衣索比亞皇帝退位的真實故事。<帝國>則是他在蘇聯解體時周遊蘇聯各個角落的報導。另一本<蘇聯的最後一天>講的是蘇聯解體前後,戈巴契夫跟葉爾欽的種種恩怨。

講講蘇聯為什麼會解體。蘇聯因為二次大戰德蘇之戰把他們嚇壞,加上種種政治因素,所以莫名其妙的大搞軍事工業,在蘇聯解體的時候,一般相信國防相關佔GDP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五十以上都不是不可能。而且到蘇聯解體為止,西方世界一直沒搞清楚到底蘇聯GDP是多少,做了很多計算,但還是眾說紛紜。

到了一九八零年代中間,蘇聯經濟很可能不成長,甚至負成長了,加上油價變便宜,蘇聯產品可以換硬通貨的能力變差了,戈巴契夫上台後只好加速鬆綁,啟動重建計畫。當然最後也沒成,還培養出葉爾欽這個政治對手,更慘的鬆綁市場的計畫執行的也不好,商品貨架上更是空空,本來蘇聯還有機會轉型成國協,但保守派發動失敗的819政變,反而促成戈巴契夫被葉爾欽架空,讓蘇聯加速消失,連個國協的殼都沒辦法留下來。

這個過程卡普欽斯基剛好在蘇聯各地採訪,他親眼看見各種各樣的荒誕跟匱乏,因為巨型的分配體制已經停擺,但新的分配方式還沒成型。蘇聯解體時,蘇聯的菁英基本上是樂呵呵樂見其成,並且很多時候還奮力的加入分解之的行列,因為蘇聯原來的體系已經什麼都解決不了了。

所以這告訴我們什麼呢?蘇聯早在一九七零年很多的經濟與社會部門就不起作用,基本上就是光吃糧食不做事,做的事情沒有用。笑話說:「他們假裝付我們薪水,我們假裝在工作。」但蘇聯的外觀看起來很強大,所以這些蘇聯人以為事情可以這樣繼續下去—但真實的世界,偌大的蘇聯已經養不活自己,已經在用石油換糧食。低油價就是最後的稻草之一。而蘇聯的政府把資源錯誤配置的實在太多,有太多的人在吃糧食而沒幹活,即使我們都知道蘇聯的科學與軍事發展是數一數二的,但整個社會體系裡面有太多也太久的資源錯誤配置,等到他們發現非改革不可時,改革反而就要了帝國的老命,這個改革是必要的,但過程如果不是那麼急促,對俄羅斯人來說可能會舒服很多。俄國經濟那時進行的休克療法被公認是失敗的,帶給俄國人很大的痛苦。

想想我們自己,我們社會上也有很多這樣的迷你版的分配體制,基本上因為時間久遠,產生了大量的資源錯誤配置了。很多人也覺得其實什麼都不用改變,但實際上這些迷你的分配體系沒有產出什麼價值,已經單純在靠大家養了,如果今天稅金減少或經濟下滑,大家養不起的話,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這篇文章也是我看前天胖諾上面的「教授問題」那篇文章的小小感想。

 

(圖片來源:fotopedia ,拍攝者Fishtail@Taipei,以CC-BY-NC-ND授權)

關於作者


Tim Yao Shyu

為台灣最大的知識網站集團公司泛科知識(包括泛科學、娛樂重擊、泛科技、美食加、旅飯),以及國際廣告代理商潮網科技創辦人。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