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威專欄/當科技與機器變成爸媽代理人,人類準備好放棄做父母了嗎?
還記得剛成為新手爸爸前兩年,常常因搜尋一些跟孩子身體狀況有關的關鍵字,而進入育兒交流網站跟論壇,潛水之餘也讓我大開眼界。雖然我算是在網路產業打滾了很久,但在轉職成父親之前,卻從沒正眼注意過這些協助排解爸媽焦慮的網站有那麼熱門,上頭延伸出的生意有那麼多、規模那麼大,彷彿少子化趨勢似乎完全沒影響。
然而,更可能的原因是,因為從小就開始上網,成年後每天都在用智慧型手機、搜尋引擎、社群網站、各類垂直論壇與 App,所以我們這一代當上爸媽的人,當感覺孩子有什麼不對勁,直覺反應就是打開瀏覽器或拿出手機「求救」,不可否認地,這麼做效率的確高;但這也造成了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現象,那就是我們這一代幾乎不會向父母尋求協助,或跟他們交流育兒經驗。
這情況就好像我老婆很喜歡問我一些問題,像是「不知道下禮拜天氣怎樣喔?」「離我們最近的哪一家電影院有 IMAX 啊?」之類的,我有時候會稍微不耐煩地回她「嗯,你可以 Google」,但我後來才知道,那只是她撒嬌跟展開對話的一種方式。
如果孩子想到的不是你?
當然啦,為了趕緊解開孩子帶來的各種新問題,選擇手機、網路來解惑,而不是自己的父母,也不是什麼大逆不道的事,是吧?但如果今天是我們的小孩呢?如果我們的孩子(我指的是從嬰兒到小學中低年級,約 1-10 歲,更大的就算了),在有任何疑問或需要的時候,優先想到的不是爸媽,而是手機跟網路,那我們的感受會是什麼呢?
我們這一代真的很特別,在小時候是第一代被父母警告少上網、網路很危險的一群,也是第一代在長大成年之後得警告自己的父母別沈迷於上網的一群,更是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會被小孩警告別沈迷於上網跟玩手機的一群。我自己就都遇上了。
這樣的「遭遇」也讓我不禁思考機器成為「爸媽代理人」的趨勢,到底會造成什麼後果?「機器爸媽代理人」的趨勢,指的就是越來越多 1-10 歲的孩子,從數位原住民,變成了數位孤兒。他們的爸媽(也就是我這一代或更年輕)對自己盯著螢幕看的時間毫不節制,也樂於(或不樂於但還是)用手機跟平板來讓他們安靜個幾分鐘、不要亂動、不要發揮小孩本該發揮的充沛精力與玩樂不羈,這使他們從小就開始失去與父母眼神交流、情緒互動的機會,或起碼降低到一個危險的程度,同時大大增加了他們把注意力放在螢幕上的時間,也擠壓了他們與真實世界跟真實人類互動的時間,讓他們更難以學習怎樣「存在」。
台灣或許還沒,但在美國以及部分地區,盛行的「智慧音箱」或「智慧玩具」已經開始讓小孩每天喊 Alexa 的次數多過喊 Mom 跟 Dad 的次數。當我初次看見這類產品的某則廣告影片中,小孩子透過聲控,讓機器念床邊故事給他聽,而父母在一旁看書並微笑時,我只感到毛骨悚然。另一則廣告中,小孩突然好奇心大發,想要了解某個宇宙中星雲的樣貌,智慧助理立即透過家中的電視螢幕播放相關影片,爸媽同時則忙於利用智慧助理更改行程或調出早餐食譜,驕傲地看著小孩自學,也一樣讓我自問:「這樣真的好嗎?」
不管是哪家廠商推出的智慧家庭中樞、內建的智慧助理叫什麼名號、是音箱還是附螢幕,其描繪的未來有多有效率,都掩蓋不了一個廢話般的事實:我們與機器溝通得越多,就越少與人直接溝通,學習面對衝突、承受情緒、學會如何獲得認可跟接納。問題是,當與機器溝通的時間與頻率多於與爸媽互動的這個現象,發生在我們 1-10 歲的小孩身上,那是「對」的嗎?
人類準備好放棄做父母了嗎?
當機器越來越能代替爸媽說故事、解答疑惑、指導生活,而且從不請假、絕不會用忙碌當藉口、或為了玩手機而忽略小孩的邀請,那麼我們能說我們當爸媽的比機器代理人負起了更多教養的責任嗎?
科技總是在我們完全沒準備好的時候,就改變了事情的樣貌。我們這一代父母在育兒時期也無法放下手機,以致於使得孩子看著我們看著螢幕的臉長大;小孩太快學會跟我們一樣,越過自己的爸媽,轉向機械來解答跟解悶;我們也早已允許手機、平板、智慧音箱等科技替我們分擔(甚至完全代替)我們本該扮演的角色。在外面餐廳吃飯時,我們本該跟小孩聊天,談談她在幼兒園或小學的趣事,或是告訴他為什麼不該在餐廳裡亂跑以及該有的餐桌禮儀,然而越來越多的我們,選擇用螢幕讓他們安靜坐好。
我明白,對很多父母來說,把小孩交給 3C 來帶大,有時是不得已。但當接下來的世代中,你我都觀察得到的,有那麼多孩子被以這種方式教養長大,那就是整個社會的問題了。技術上來看,機器繼續取代「做父母」這件事的許多面向(例如說故事、傾聽、對話、指導、解惑)、或是提升在每個面向裡的百分比到一個可觀的程度,是完全可以想像的,而且是可以看見的,那麼在可被數據化衡量的機器爸媽代理人被孩子需要的程度徹底超越真實的爸媽之前,我們得自問:人類準備好放棄做父母了嗎?
讓泛科知識長鄭國威(鄭龜)親自說給你聽!直接點閱下面影片,訂閱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