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指路人】專訪/《INSIDE》主編李柏鋒:用「學習」累積職場資本,打造自己的代表作
編按:適逢指考結束、畢業季剛過、求職找工作又成為了這個夏天的熱議題。專題【職場指路人】配合《職場原始人,進化吧!》課程,專訪五位深具影響力的指路人,說出他們的職場經驗,供職場新鮮人參考。第二篇專訪《INSIDE》主編李柏鋒,和大家聊聊對職場的看法,也給職場新鮮人一些建議。
李柏鋒是科技新創媒體《INSIDE》的主編,同時於許多媒體擔任專欄作者、開課當講師,也在 Hahow 線上平台開設理財相關課程,有著多重身分的他說:「我的工作其實很類似,都是輸入與輸出的過程。」
他並以自己為例,討論起近期頗受矚目的「斜槓身份」。「我在做的是接受研究資訊,經過大腦消化之後排列組合,產出更有價值的東西。這樣的技能可以應用在寫專欄、當主編或者講師上,我認為這便是所謂的『斜槓』,用一套方法論、一套工作技能去做很多事情。可是目前來看,很多人比較像是在做各式各樣『只要付出時間就可以完成』的事。」
「例如去 7-11 打工,同時做一些也許需要一定技能、但主要還是在付出時間的工作,我會覺得這不算是斜槓,因為基本上你只是把自己的時間賣掉,而且賣出越多時間拿越多錢。我認為花費的時間越少、收入反而越高,那才是擁有專業的表現。」
若不明白心之所向,熱情就會消耗得快一些
他接著提到,若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同時也擁有相應的工作,自然不太需要擔心;但很多人只知道自己「不喜歡」什麼,卻不太確定、或者說沒有給自己機會去尋找真正想做的是什麼。「當然這也情有可原,畢竟我們的教育制度是培養出產業、工廠裡面可以用的人才,不需要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這樣的人出了社會,可能就較難持續熱情。」
因此,不少年輕人出社會後常面臨兩種狀況,一種是根本不曉得自己要什麼、另一種則是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但不見得能夠以此糊口,必須找另外一份「可以讓我生活下去」的收入,後者或許就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這兩種人就會生活得比較辛苦一點。」李柏鋒說。
年輕人為什麼焦慮?因為沒有想像
李柏鋒曾經研究過自己與父親的年代剛出社會的起薪差異,「在我爸爸那個年代,每個人的經常性支出,大概只佔起薪的六成左右,所以他可以存下四成的錢;但是到了這個年代,起薪跟經常性支出幾乎是一模一樣了。換句話說,我這個年代的人剛出社會根本存不到錢,想像空間跟可能性便跟著越來越低。」
當房價就是那麼高,好像任何一份薪水都沒辦法支撐「買一棟房子」的想像;或者一個人希望先工作幾年存錢,然後出國留學,可是工作兩、三年,真正能夠存下來的錢也極為有限。「所以就變成,沒有任何想像可言,覺得一切都沒有機會。」
對此,李柏鋒給社會新鮮人的建議是:把自己的評估標準拉高一些。「如果判斷標準是『我只要有一份薪水就好』,會很容易找到待遇與條件比較差的公司或老闆。試著把標準拉高到『認同這家企業的理念』或『除了薪資,這裡還是個可以發展自我的舞台』,貨比三家,同時多面試幾間公司,我相信,你會比較容易獲得更有機會、工作起來也更舒服的環境。」
最好的自我行銷是打造代表作
談到年輕人該如何建立自我品牌,李柏鋒認為最好的管道便是打造一個代表作,當然,每個產業的代表作都不一樣,例如廣告業可能是參賽獲獎,業務的代表作則是在某一個季度拿到高額績效。
「有些人在社交場所經營人脈,就是換名片、和對方加 LINE 與 Facebook,可是拿到之後其實就沒有再進一步了。原因在於別人就算想要利用你,也不知道怎麼著手,這其實是失效的人脈。」當擁有自己的代表作,外界明白你擅長的領域、知道怎麼「利用」你,便會自動聚集過來。李柏鋒說,到了那個時候你不需要到處去找機會,反而得開始篩選,思考怎麼樣的機會能夠讓自己繼續成長。
而他也提醒新鮮人,在一個舞台裡面拿到代表作,也許就是最接近自己頂峰的狀態,此時的你是最有資格跟人談條件的。「談條件不見得只能在公司裡,有了代表作後,不妨去市場上面重新估價,看看這樣的作品能否在其他地方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多去嘗試,你的收入才會持續增加,能見度才能越來越高。」
別太在意第一份薪水的數字
「一開始,你可以拿 28K、25K 甚至 23K,真正需要在意的是,有沒有辦法讓自己每一季都成長?」李柏鋒說。若起薪為 23K,過了三個月試用期,你就要跟公司討論自己的表現是否符合想像?有沒有機會從 23K 調到 25K?到了年底再跟公司談談看,接下來幾個月的成長,有沒有值得更高的薪水?
「另外,我認為在工作的前 3、5 年,談儲蓄、理財投資這些都還言之過早,原因是你應該在這段期間內,先把自己的收入提高到無法再提高的狀態。透過『持續強化自己的專業』與『換工作』讓自己的收入越來越高,也許從一開始的 25K 變成 52K,就比較有機會存到一筆本金去做投資。」
新鮮人第一課:了解自己是塊什麼樣的拼圖
把找工作的新鮮人與找人才的公司比擬成兩片拼圖,若是硬將兩塊不對的拼圖湊在一起,你不舒服、公司也會不舒服。「你清楚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塊拼圖,就比較容易判斷一家公司和自己適不適合。先了解自己,在找工作的當下,也要努力去了解對方的理念。當然有時候,仍然得進去工作了才知道跟想像的是否相同,如果不一樣,趕快離開去找新的機會;若理念一致,大家就可以合作出漂亮的成果。」
最後,問到推薦新鮮人參與什麼活動,李柏鋒說「課程」是不錯的選擇。「課程除了學習以外,還有社交的功能。如果你是在一個真正的社交場域,大家都只是去換名片或拉人脈,你可能沒有什麼收穫。但若是去一個學習性的場域,就算沒有認識人,至少也學到東西了。」
「再加上,在學習場域中所遇到的人,通常會是比較積極且有動力的。畢竟在這個社會中,真正願意學習的人其實還是屬於少數,所以你認識的人會截然不同。」他說。
*本文與關鍵評論網共同刊登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