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職場指路人】去中國互聯網廣告圈工作是種什麼樣的體驗?潮網科技副總 KJ:別立刻期待三倍薪,但要先加到三倍速

2018 年 08 月 08 日

編按:西進到底是不是新鮮人求職好選擇?遠見雜誌調查,顯示中國薪資不僅是台灣的 1.72 倍,且超過 44.6%的人滿意在中國就職,不滿意的僅6.3%。另端傳媒也針對台灣大學生西進就學做了深度專題,到底年輕人該不該跳進西進這艘大船呢?PanX 泛科技邀請兩位前往中國互聯網圈工作多年的先進,問問他們能給職場原始人哪些提醒與建議。

潮網科技海外事業部高級副總 KJ。(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在潮網科技擔任海外事業部高級副總的 KJ,是台灣雲林人,2013 年前往中國工作。KJ 曾在社群媒體公司Wikia工作過,是Jimmy Wales 第一名亞洲區的員工、又是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我們請她跟我們聊聊前往中國工作是個什麼樣的體驗?

建立人脈讓自己不用找工作,而是工作來找上門

大多數從網路認識 KJ 的人,都會被她的活力、學習能力跟思維速度給折服,然而外型纖細的她其實是超級網路宅,儘管在學時主修病毒學,想要學以致用所以第一份工作到生技公司上班,但做了不到兩年,她只覺百無聊賴,便主動辭職進入無業狀態。閒不下來的她,在這段期間用力地把維基百科玩得風生水起。

由於在生技公司工作時有努力存錢,所以就算暫時沒工作,她也不擔心。擔任維基百科社群管理員,KJ 自承對職涯最大的幫助是認識了很多人,雖然一開始沒刻意建立人脈的目的,過程卻讓她大大地豐沛了人脈存摺,當時 25 歲的她因為辭職投入當時還不多人參與的維基百科,反而使她以後都不用找工作,而是工作不斷找上門,包括獲得維基百科創辦人 Jimmy Wales 親自邀請加入他的公司 Wikia。「當時我還猶豫了一下,但一個好朋友推了我一把,跟我說這樣的機會絕不該說不。走到今天,會發現很多機會都是緣分,但是要去創造才會有。」

Wikia,原名 WikiCities,創立於2004年10月18日。(圖片來源::wikipida)

到中國工作並非她主動,也不是為了中國發展快、機會多,台灣薪水低之類的理由才去,而是當時的工作有業務拓展需求,她的資格也剛好符合。她真正在乎的是:既然領差不多的薪水,是不是該找一個更具挑戰性的事情呢?

「我沒有排斥,因為對於我(雲林人)來說,不管是到台北或是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工作都一樣,反正就是早上上班,下班回到租房,然後每年回家幾次。加上在大陸工作語言相同,所以適應上沒有太大的困難。既然有機會,就去吧!」

產業快速發展,適應力不可缺

廣告行銷業是許多台灣年輕人到中國投身的產業之一,身為潮網科技海外事業部高級副總的 KJ 是怎麼看待目前中國廣告業的狀態呢?

儘管 KJ 進入中國廣告業已經四年,但比他早來中國拓展業務的廣告同業大多在 8-10 年前就過來了,當時中國不管在傳統廣告或數位廣告,比起台灣來說都比較缺乏創意,因此那時候中國廣告圈子非常盛行「洋人」,從香港、台灣跟世界各地大力挖角廣告人才,既然是挖人才,因此過來的自然都不是新鮮人,資歷起碼都五年以上。

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已是另一個光景。8-10 年前來的人或許可以直接喊出台灣薪水的數字(30-40k),然後在中國換成同樣數值的人民幣薪資。然而現在同樣五年資歷,可以拿到 15k -25k 人民幣就是不錯的薪水了。

中國的互聯網廣告圈「異常蓬勃」,KJ 認為比起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過去多年各產業飛快發展,人人都想搶第一,品牌當然得編列營銷預算,砸在網路廣告上,自然有很多機會拿到預算來實現各種想像,加上營銷渠道很多元,手段推陳出新,可說是最適合網路廣告人玩新想法跟試新方法的地方。

中國互聯網廣告,意指網路廣告(online advertising),近年發展非常蓬勃。(圖片來源:Nick Youngson CC BY-SA 3.0 ImageCreator)

相對於台灣,KJ 直言在中國工作非常熱鬧,因為要不斷絞盡腦汁,才能夠展現自己。回到台灣不禁會覺得步調真的比較慢。這也不只是她一個人的看法,很多在中國工作過的台灣人都會有類似的感覺,那其實是因為中國實在太快了,若要量化來形容,她的感覺是在中國辦公室裡的人在同一段時間處理的事情大概是台灣人的三倍。

到中國工作的秘訣、必須知道的小技巧

要是現在有一名台灣年輕人想要去中國的廣告或新媒體營銷產業發展,他會需要哪些條件、知道哪些當地就業的狀況呢?

「我只能說現況喔,因為中國改變得太快,可能等你準備好要過去產業狀況已經截然不同」,她謹慎地建議。如果年輕人要來,她認為最好是工作經驗 1-3 年,而又以已經有 3 年經驗的最適合,因為 1 年菜鳥、2年入門、3 年上手,這時候的你已經有工作經驗,熟悉台灣的工作方法,此時換一個工作環境去學習別的工作方法,能夠應用已經培養出來的工作邏輯、概念跟技術基底。而如果發現中國薪水沒有比台灣高很多,也沒有太大損失——因為本來在台灣也高不到哪裡去,但可以學很多東西。「最重要的是保持心胸開放」,她強調。

「也許有人可以談到很好的報酬,但那要看找工作的方法。如果是剛進職場第一年或第二年來,人家在面試你的時候,會把你跟本地的年輕人比較,但剛剛也說過了,特別是在高強度高壓的職場環境,他們可能比你成長快三倍,比起來你就會顯得很沒經驗。」

身為「過來人」,她也提醒,在中國如果都是叫外賣吃外食、加上房租又比台灣貴,生活壓力當然會比較高。如果是大學畢業就要來中國工作,就真的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台灣人的劣勢就是不懂得包裝自己的履歷,若又缺乏經驗,就更難脫穎而出。反觀中國的大學生通常大三就會被丟出去實習,大三大四就已經累積很多業界經驗,為的就是畢業後就要轉正職。

她觀察很多台灣學生則是抱持著「我要還學貸」的心情,選擇去加油站、超商打工或餐廳洗盤子。但這些經歷對廣告公司根本就沒有價值,所以他們當然會挑在廣告公司有實習經驗的。她認識一個台灣人,國立大學畢業,到英國留學唸完碩士,結果連人民幣 6000 的工作都找不到。「我要給想來大陸工作的職場新鮮人一個警告,那就是你面對的是從大三就有高強度產業實習經驗的人」。

這幾年台灣年輕人對於到中國大陸工作有期待,也有不少人在觀望, KJ 提供了一個小秘訣,就是如果你想知道大學畢業生在中國各地真正的起薪,只要打開微信,搜尋「大學生」「起薪」「城市」,馬上一清二楚。很多台灣大學生,以為到大陸工作薪水就比較高,其實沒那麼簡單。一來要看產業,二來好薪資僅限於大公司,或是拿到投資的新創。

廣州與北京、上海、深圳並稱為中國內地四大一線城市。以廣州為例大學生一般起薪約6000 人民幣。(地點:廣州珠江 / 圖片來源:pixbay)

中國大學畢業生的起薪範圍差距很大,其實跟 20-30 年前的台灣很像,五專畢業生跟從國外名校留學回來的差很多,也跟科系、實習經驗、產業都有關。但一般來說,若是在廣州,大學生起薪約有 6000 (人民幣)、在北京上海則是要拿到 8000(人民幣)才合格。

而談到生活環境,她現居的廣州市,跟上海差不多大,物價都比台北貴一點。因為都市很大,有的地方跟台北幾乎一樣,但也有些地方物價低廉不少,就差在三到五個地鐵站的距離。整體而言,廣州跟台北比較像,租房吃飯選擇比較多,但工作機會的確沒北京、上海多,畢竟產業類型比較少。

她也待過上海,然而「上海都是貴,我覺得沒有便宜的地方。」要在上海住,只能拉緊褲帶,不過她也坦言,這些問題上海本地畢業生也同樣在面對,如果他們也活下來了,「憑什麼你活不下去呢?」

目前 KJ 所在的公司,台灣跟大陸員工的比例相近,在面試時也會找思想比較開放的,溝通起來比較沒問題。但即使在外商公司裡,也會有觀念很傳統的大陸同胞,包括工作方法跟態度,問題多半由此而生。她表示,許多台灣主管常抱怨的是為什麼叫大陸同事做 A ,他們就只做 A,不會想 A+,特別是在台灣有工作經驗的人,會覺得怎麼只會這樣。另外,相較於大陸員工,台灣人工作比較勤奮,會把工作都做完,因此相對來說,台灣人也有更多加薪跟晉升的機會。

若是到中國本土公司上班,也可以分成新興產業跟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比較喜歡海歸派,思想也比較開放;如果是餐飲等傳統產業,的確比較容易遇到知識水平低,談吐差的,但薪水其實可能不錯。

勇敢接下當領導的機會

因為中國的快速發展,不管是來這邊的台資公司或新創公司、大公司,各行各業都有不斷擴張的需求,最需要的就是人,老闆再怎麼想要擴張,沒找到人也沒辦法動,所以工作機會才那麼多。如果在臺灣工作經驗已有 3 年,來到中國,覺得薪資沒有比台灣高多少,KJ 建議你不要灰心,但工作一段時間後,也請不要猶豫,勇敢提出加薪吧。

除了工作機會多,晉升的機會也多,老闆若要開一個新部門,把這工作交給你,你就是領導。儘管這個部門可能剛開始是零人,得要自己招聘、想預算編制,運營方式,但你也會從中學到老闆的思考方式,相較之下,在台灣這樣的機會就少了。由於當地快速發展,這樣的任務可能落在不到三十歲的人肩上。在 KJ 剛來中國工作時,經手一個生技公司的廣告案子,對方老闆竟然是找了三、五個大學剛畢業兩年的年輕人來當主管,成立海外事業部。她表示因為公司裡的老人不想接,怕砸鍋,反倒是年輕人沒什麼好損失的,有機會就接起來了。

「你想想,要在台灣公司管一個部門要熬多久?」

她又舉例,有些台灣的空服員來中國的航空公司,才 26、27 歲就當上座艙長,這不是因為大陸公司很願意給年輕人機會,而是單純因為崗位太多了,為了成長只好趕緊把人塞進去。當然,這樣的機會也在減少當中,以廣告業來說,往台灣獵頭的數量逐年降低,而且 10年前跟現在比,同樣年資的台灣人來到中國工作,薪水差很多。主要是因為中國自己的人才已經培養起來了,所以不要以為「台灣人」這三個字有優勢,而是要看產業是不是在成長。

落地中國多年後,KJ 已經不再常出沒於微信或臉書上的台灣人社群。熱愛學習、興趣廣泛的她,將更多工作以外的時間放在參加在地的讀書會、也向中國老師拜師學藝成了烏克麗麗高手,並時常將影片上傳至短視頻網站與愛樂友分享。當然,光怪陸離的事也不是沒遇過,他也時常聽聞一些同在中國工作的台灣人朋友吐苦水,但「最重要的,還是心態要開放」,她再次強調。

關於作者


PanX 泛科技

PanX 泛科技從科技議題著手,企圖把未來更清楚地描繪出來。從能源議題、金融科技、生物科技,到物聯網、大數據、工業4.0、自造者,都是我們專注的內容。本帳號也會發布來自其他單位提供的新聞稿。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