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InnoVEX 現場 台法科技創意較勁
文、圖/Che
趁著 InnoVEX 2017 展期最後一天,PanX 小編把握最後機會到世貿三館,看看今年全球團隊與廠商帶來哪些最新趨勢、前沿科技與讓人驚喜的創新點子。
編輯一進現場,就被一組非常有 maker 感的攤位吸引過去。「桌上會發光的積木和螢幕中的彩色方塊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原來你現場用積木組出的任何形狀,都能即時顯示在螢幕上。
Bilo 團隊的每一塊積木都結合了感應器,只要裝上電子底座,就會對應著系統設定好的顏色而發光。這時候,使用者可以透過 App 控制每一塊積木發光的顏色,盡情發揮自己的創意。還有一種遊戲模式,改由系統出題目挑戰你,使用者可以根據螢幕上的提示,絞盡腦汁猜測如何把積木組成可以過關的結構。想要順利完成系統預設的積木模樣,必須擁有 3D 立體的空間概念,以及對於結構的認識,有一定的樂趣與挑戰性。
整個展場裡面最熱鬧與人擠人的,應該還是台灣 ARVR 創新應用互動展。光是門口那座有著三個眼睛的大型布偶,就是大家爭相合照的焦點之一。展區內每個螢幕前都擠著一群人,等著親自嘗試 AR/VR 多樣化的應用模式,除了各式各樣的戰鬥或互動式遊戲體驗,還有廠商與觀光旅遊結合,讓體驗者透過虛擬實境的方式,戴上頭戴式顯示器就瞬間走入以天燈聞名的平溪,在天燈上寫下祝福。
台灣與法國的科技創新交流
這次 InnoVEX 國際體驗館有一群遠從法國而來的廠商團隊,跟科技部創新創業館的攤位處在同一個大攤位中,剛好讓台灣廠商與國際廠商有更多交流的機會。法國科技新創體系 La French Tech ,展位柱子上鮮紅色的公雞標誌,特別顯眼。包括台灣,La French Tech 已經在全世界 22 個城市設立 hub,希望促成各地加強與法國人才與企業共同加入新創與科技研發,也希望藉由創意與產業的交流,讓法國與 hub 所在地能有更多的連結。剛好小編遇上 La French Tech 的 Demo Session,共有 12 個新創團隊輪番上台介紹他們的品牌與產品。
其實許多法國的創意或科技,都已經跟台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有幾個團隊更親身實踐「法國創意、台灣製造」的模式,讓不同專業與創意能夠交流,也讓產業與市場訊息得以分享。也有團隊已設計出 prototype 階段的產品,如設計出能夠合併煙霧檢測器、wifi、照明合一燈泡的 Bell & Wyson,製作 Nahimic 的 3D 音效軟體公司 A-Volue、擁有降低 IoT 資訊傳輸耗能技術的 Unabiz…等(在 InnoVEX 的 Demo Teams 頁面有各品牌需求),就希望能在台灣找到製造商。
例如,現場很多人對可放入鞋子的智慧穿戴裝置 digitsole 非常有興趣,這塊智慧鞋墊可以紀錄、分析運動時腳底所承受的壓力點,甚至能在偵測到使用者腳步壓力不正常的時候,糾正你的姿勢,或是主動提醒你,體能已到極限,再繼續下去可能會造成運動傷害。而他們最新的研發創意,則是一雙包含以上所有智慧功能,還可以自己綁緊鞋帶的鞋子,這個過去只會出現在科幻作品的新產品目前正在 Kickstarter 募資,也正在尋找品牌行銷與代理的廠商。
透過這些富含趣味與洞察的全新點子,也讓我們得以一窺產品性格背後,來自法國的獨特文化與思考邏輯。例如,藍芽失物追蹤器,法國人會想到請設計大師 Philippe Starck 來設計,讓產品 Wistiki 設計結合美感與實用性,產品命名還帶法式趣味:voila!(法語中的讚歎詞)、aha!(啊哈!)、hopla!(歐洲人常用的語氣詞)。
而一般大眾想像中法國人有著藝術性格、浪漫、優雅,則在本次參展的品牌 Devialet 上完美展現。Devialet 結合數位與類比二種技術在音響上的應用,結合雙方的優點,一有低音出現,兩邊的低音喇叭就會大幅度震動(請見底下 youtube 影片)。
這個產品的技術難就難在,如何讓大小與籃球差不多,細心塞入 1527 個精巧工程零件的設備,可以絲毫不受震盪力極大的低音喇叭影響,研發人員驕傲地說,音響中負責穩住兩顆重低音揚聲器的金屬框,足以承受超過 1 噸以上的壓力而不會對其他零件造成任何衝擊。
被 Devialet 團隊稱為「魅影」(Phantom)的音響,也在台北 101 開設專櫃,也算是把 InnoVEX 從展場延伸到台北 101,還讓法國科技新創精神,能夠在台北繼續發光的表現。雖然這台音響要價不菲,但製造者很有自信地說,它的價錢和效能絕對會讓你覺得物超所值。
看著低音揚聲器如魚鰓般震動…好紓壓。
今年是 InnoVEX 第二年舉行,來自台灣、韓國、法國、中國、美國、新加坡、以色列、香港、丹麥、印度等 23 個國家/地區、272 家海內外新創企業、加速器與育成中心參展參與,堪稱亞洲規模最大新創展會交流平台。主題「Discover Future from Asia – Create, Connect, Commercialize」,也點明從創造到最後商業化量產中,就是需要一個能夠讓大家建立關係的平台,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新創團隊,獲得國際級創投業者的目光,也讓台灣的創意與廠商,能在這個平台上扮演重要角色。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