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不玩黑客松,來場自造松吧!-專訪韓國自造松指導老師李建佑

先別管黑客松(Hack-a-Thon)了!(延伸閱讀:2015 年,黑客松還能怎麼玩?HackNTU 想搞很大,搞非常大…)身為 Maker,你聽過自造松( Make-a-thon)了嗎?

自造松其實在國外已經舉辦多年,但在亞洲地區還不算普及,不過就在上周 8/18-8/22 期間,Korea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Creativity(簡稱 KOFAC,暫譯:韓國科技部科創基金會)與 Fablab Seoul 邀請了韓國、日本、台灣、中國、超過 30 名以上的 maker 參加長達 45 小時的自造馬拉松!這次我們專訪了明志科大工設系講師.同時也是慶應義塾大學院政策媒體研究科 X Design 組博士候選人李建佑,從擔任指導的他來看這場別開生面的馬拉松。

make-a-thon 海報

∅為何是 Make-a-thon 而非 hack-a-thon?兩者最主要的差別?

李建佑(以下簡稱李):Make-A-Thon 主要以完整由無到有製作出整個作品為前提,Hack-a-Thon 則是 hack 某些既有機械或產品的部分功能,以作為不同的用途。

∅今年 Make-a-thon 的主題和參加者領域?

李:這次主題為 Fashion Wearable ,主要是創作出可與人體動作行為產生互動的可穿戴的裝置,時尚是發揮元素之一。參加者主要來自三個領域,包括設計(產品及時尚)、硬體工程和程式設計,有趣的是大部分程式設計師來自韓國,任職各大產業;硬體工程師來自於日本,其中包括慶應大學田中研究室和仙台、九州的大學生;設計師則來自台灣及中國。

韓國 Make-a-thon 的參加者
韓國 Make-a-thon 的參加者依語言分成綠(韓),粉紅(日),紫(中國和台灣)三種顏色,共分成七組,每組有三到四人。

全部約有 30 位參與者並分成 9 組(team A 到 I),每組須有三種不同語言的參加者,以及工程師、設計師、程式員三種專長。由於作品皆為電子設計項目,需要有程式員編寫 Arduino 程式;自製零件會使用到 3D 列印技術,則需要工程師和設計師進行組裝等工作。

∅韓國主辦的 Make-a-thon 特色?是否參加過其他的 Make-a-thon,和韓國 Make-a-thon 有什麼不同?

這次活動在韓國外貿協會大樓開幕完後,便移師至 Creative Factory 進行自造活動,現場有 3D 列印機,各組也配有一台縫紉機以及一套電子材料,一樓配置了許多工業成型機,由於現場沒有雷切機,主辦單位 Fablab Seoul 還調來一輛 Fab Truck 提供 24 小時的雷切機使用。

Make-a-thon 3DP
Creative Factory 活動現場提供 3DP 給參賽者使用。
Make-a-thon 電子材料
每組配有一套電子材料,比賽結束沒用完還能讓參賽者帶回家。
Make-a-thon FAB TRUCK
活動場外的 Fab truck 提供雷切機。
Make-a-thon FAB TRUCK 工作空間
Fab truck 上的工作空間。

李:這算是我第一次參加這樣的活動,但事實上我在國內工業設計科系任教,我們的專題製作跟這類活動很類似。這次韓國的活動安排得相當週全嚴謹,尤其又是跨國跨領域,算是挑戰。此外,它分成兩次,第一階段為 8/18-22,下階段是 11/26-29,但必須是原成員參加,因此下次會再升級這次的原型。題材也算訂得不錯,雖然不是新梗,但因為大部分成員都不是時尚領域,反而更有自造風格以及收獲。

韓國 Make-a-thon
此次 Make-a-thon 開幕式在大邱 KITA 韓國外貿協會大樓二樓舉辦。

∅此次活動指導老師的領域或專長?你提供哪方面技術指導?

李:指導來自兩部分,一部分是隨各國團隊前來的三名指導,而我是其中之一,我的背景為產品設計,主要提供各組在 3D 列印硬材質部分的設計及製作上之協助。另一部分是主辦單位另外邀集的韓國產業軟硬體工程師及時尚設計師,共有十人,都相當資深,並有專門時段與各組討論及給予建議。

∅此次活動中有印象、有趣的作品。

得獎者是由 10 位主辦單位邀集之指導,以及所有參賽者共同票選而出,在活動的最後也會有各組展示時間,各組會上台簡單介紹自己的作品。

李:這次 Team A 得到了票選首獎,作品是一對手套上裝置了 8 個彎曲感應器,用來控制一組打擊樂器的不同音效,以及一條內建在圍巾裡的條狀 LED 的色光效果。

韓國 Make-a-thon Team A 作品
Team A 作品原型使用了約 8 個彎曲感應器在手套上來擊發音效。

另一組使用了最近相當熱門的技術,利用平板和角椎體產生立體投影,把投影裝置置入在一個以透明材質製作成的背包。還有一組是利用近十個連接羽毛的伺服馬達並連結一個麥克風,用音量來控制伺服器的擺動來搔配戴者的癢。

Make-a-thon 參賽者作品
其中有組參賽作品原型為以音量控制連接羽毛伺服馬達。

∅此次活動中最讓你印象深刻或衝擊的地方。

李:當然語言和專長的差異對溝通影響很大,因為每一組成員都是第一次認識彼此,但最有樂趣的就是大家如何克服以及包容文化差異,此外兩階段賽程的設計在此也有其效果,大家可以在一段時間沉澱後在溝通及技術上有更佳的準備。

∅你心中的 Make-a-thon 價值為何?對此次的韓國 Make-a-thon 的想法?

李:Make-a-thon 在短時間內能結合不同領域來達到原型產出的效果,但事實上後續在思考上的沉澱是更重要的,不論是量產、創業、交流或個人在跨領域技術整合的精進,我想隨著類似運動的活絡會有更多發酵的可能性,觀摩他組進程也是很有趣及具激勵性的事情。過去我們很難說服設計系學生入門程式設計,但體驗過這種活動後有很不錯的激發興趣效果。

Make-a-thon 活動空間
在活動空間 Creative Factory 中各組正在發想創意。

∅中、韓、日的 Maker 對自造運動的看法或文化差異?

李:這次開幕後有與韓國官方主辦單位韓國科技部下轄的 KOFAC(韓國先進科學創意基金會)會長一同餐述,了解韓國政府打算在近兩年大力推動自造運動。從這次大邱市的活動地點 Creative Factory 擁有近工研院等級的設備,就可以看出他們官方挹注的企圖心。

但我和日本仙台 Fablab 的大網先生也提到,相較於韓國,日本發展自造運動則是伴隨著解決地方社會、經濟議題,做政府做不到的事,型態資金也較為多元,並不完全是由民間自主發起,如仙台 Fablab 便是 311 大地震後由政府建立。台灣則是政府著力較少,幾乎是民間在運作,雖然社會參與成份較純,但力量和力道比較有限。中國則完全是一切往創業方向去走,以促進產品開發為考量,因此以上海、深圳為主。

韓國 Make-a-thon 主辦單位
此次的活動由韓國科技部科創基金會(KOFAC)與 Fablab Seoul 主辦。

∅你認為台灣自造者運動的特色為何?哪方面可以增強?

李:由於我在慶應大學田中研究室進修博士,對日本自造運動略有了解,個人覺得台灣介於日本和中國風氣之間,在社會製造以及創業這兩端自是平均,好處是 NGO、NPO、民間部分都相當活躍。我個人給過 KOFAC 的建議是與大學結合,因為目前韓日中都不算真正這麼做過,台灣也可以試試。

Maker 教育很有必要!

Fab 可以成為學校的一個單位,同時卻也保有對外的運作彈性。但就目前的實習工廠作為這樣的一個單位,可能會有管理上的問題,因此比較傾向於與自造空間結合,不只是可以讓學生學習和使用,也能直接帶來外部產業的趨勢或需求。當然,這樣的設置方式也能夠讓校內各個科系接觸、使用甚至習慣 Fab 的存在,在構思或創造的時候也能將這個資源廣納進去。

關於作者


leettlepon

現為vMaker執行編輯,愛玩愛吃愛科學,豢養倉鼠狂熱者,剛踏進Maker的世界並自得其樂,自信傑作是讓樂高機器人無限自轉。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