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02/22 - 第一家「純」網路銀行,來自美國印地安納州

網路虛擬銀行讓消費者不受時間及地點的限制,能自由通過網路和個人帳號密碼,進行查帳、存款、借貸、信用卡等銀行業務,不需要天天「趕三點半」。

在 1999 年 2 月 22 日的美國,甚至出現了一家完全透過網路提供顧客銀行業務服務,沒有設立線下實體銀行門市的銀行。由企業家 David B. Becker 創立的印地安納州網路銀行(First Internet Bank of Indiana)在這一天正式對外營運,主要提供零售網路銀行服務及銷售證券,以及一般銀行基本帳戶、支票帳戶、大額存款、退休帳戶、信用卡、分期付款等服務,全都可透過顧客的電腦螢幕來操作。

如果要追溯現代家用網路銀行的歷史,前身是 1980 年代使用者能透過電話線路,以結合終端機、打字鍵盤和顯示螢幕的電傳視訊(Videotex)設備,進行遠距離的銀行業務操作,最早由 1981 年紐約的四家大銀行花旗銀行、大通銀行(Chase Manhattan)、化學銀行 (Chemical)和漢華銀行(Manufacturers Hanover)提供,不過並沒有獲得市場太多回響。

到了 1990 年代末期,銀行業者對能節省成本的網路服務興趣提高,逐漸把網路銀行整合到服務中。而當時人們對使用網路上看不到、摸不著的虛擬銀行及電子商務仍有點疑慮,一直到 America Online、Amazon 和 eBay 等劃時代的公司走紅,才連帶讓網路銀行的概念廣泛普及,成為我們現在熟知的樣貌。

 

參考資料:

 

首圖來源:First Internet Bank

關於作者


Valerie

PanX 編輯,興趣多多,書籍雜食者。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