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告別分頁、安裝、註冊,前 Google工程師用一個訊息幫你搞定所有需求

2015 年 09 月 18 日

在進入正題之前,先回想一下上一次你跟朋友的即時對話。某天朋友貼了一部電影預告給你,你點了之後從 Messenger 跳到 Youtube ,看到一半,你就迫不及待上網搜尋國外影評或推薦。接下來你覺得主演的演員好眼熟,他是不是有演哪部片,然後又是一連串搜尋。如果預告的主題曲好聽,可能要上網發問,或著在 Spotify 上聆聽。然後繼續找歌詞翻譯、歌手的簡介,乃至新聞、緋聞對象等等。如果朋友貼來的連結不巧地需要註冊,你可能還沒看到就放棄了。

我們每天的時間就在資訊的不斷連結中渡過,如果是在電腦上,有時候不知不覺就開了一堆分頁;如果在手機上,可能許多人在經歷一連串的手機板網頁、APP 開啟洗禮後,最終就是按下 Home 鍵,冷靜一下後重新開啟原本的程式。今日的手機已經能滿足我們大部分所需要的功能,然而功能與功能間的轉換仍存在許多摩擦力(找不到頁面、頁面讀取慢、閃退、分頁凌亂、需要安裝多餘的程式、需要註冊帳號等等),如何從這些痛點中預測使用者的下一步動作(或更多步),為人們鋪好一條體驗的康壯大道,也成了今日數位助理開發的主軸。

跑的比巨頭還快,不如自己創業

今日要介紹的團隊 Wand 是由前 Google 工程師 Vishal Sharma 所成立。Sharma 本人就是典型的矽谷人才,畢業於印度理工大學後赴美深造,先後進入麥肯錫等知名公司任職,最後加入 Google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 Sharma 很早就在 Google 內開發出數位語音助理 Jacob,靈感來自於視障親友使用科技產品的不便,但當時未獲重視。一直到2011蘋果 siri 的崛起,才匆匆被公司任命為相關計劃的負責人,也就是今日的 Google Now 雛型。然而 Google Now 並沒有完全照著他所期望的願景開發,也因此 Sharma 最終在2013年離開 Google 自行創業,也造就了 Wand 現在的九人小團隊誕生。(許多人也來自 Google)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採訪截圖
WAND 團隊 圖片來源:backchannel 採訪截圖

讓功能像原子結構般清晰、可拆解

Wand 的名稱譯為魔杖,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使用者能像魔法師一樣自由掌控著各種程式,一點就通。當你向朋友分享一則訊息時,可以暫時授權他們使用你註冊過的程式或服務(即使他們沒有安裝或註冊)。Sharma 解釋,使用者所送出的訊息或連結就像原子核,並延伸出各種功能,發送者可以自行選擇、組合,決定要共享哪些服務給對方。舉例來說,你的朋友收到了一份 Spotify 播放清單,可以立即透過 RDIO 或 YouTube 聆聽,或是上亞馬遜購買專輯。如果你分享的是電影消息,就能讓對方順便上 Youtube 看預告片、在 IMDB 上讀影評、查看爛番茄網站的評價等等,無須再另外開啟各種程式或分頁。(運作方式可參考下面官方釋出的影片)

目前 Wand 支援的程式已經達到30多種,從舉例來看來說多偏向娛樂導向,但 Sharma 表示未來也會繼續新增 PayPal 等金融相關服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39&v=6TBUF4AJsZo

從 Wand 釋出的的體驗介面(可以按這裡試用)來看,跟大眾熟悉的 Facebook Messenger、WhatsApp、Line 等通訊軟體非常相似。Sharma 表示團隊最初的構想是透過單向的 FEED 形式,但在開發過程中發現使用者需要某些回饋與交流才能促成資訊流通,因此才發展成通訊形式,而現階段也證明這個選擇是正確的。Sharma 也坦承目前正在跟其他通訊軟體公司交涉植入 Wand 技術的可能性,過程中也推掉了一些收購提案。未來我們或許能在 Messenger、Google Now,甚至是尚未發行的數位助理中見到 Wand 的影子。

近日 Sharma 與其同為前 Google 員工的夥伴 Elhum Amjadi 更取得了「遠端控制外部設備的虛擬助理以及共享控制權」的專利。該專利涵蓋的範圍包括 Wand 大部分的重要技術,換句話說,未來想要提供類似服務的公司都必須透過 Wand 的授權,足見其野心之大。除此之外,Sharma 也在訪談中提到通訊只是第一步,Wand 的目標是降低虛擬世界資訊轉換間的磨擦,雖然現階段還停留在行動裝置,但他正積極探索相關技術與物聯網未來的關係與可能性。

未命名-5
圖片來源:WAND 官網截圖

 

參考資料:

Wand Wants to Turn Messages Into Action

圖片截自 Wand 介紹影片

關於作者


喻守謙

PanX 實習編輯。早上反社會,晚上倒垃圾的窮困好青年。 想把語言當做思考工具,但最常做的就是拿來上緊自己的螺絲而已。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