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都要結束了,穿戴裝置廠商過得如何?
2015 年,能稱是穿戴裝置大放異彩、獲利甚豐的一年,此篇試著以廠商角度出發,總結各家廠商 2015 年的現況且分析未來穿戴裝置可能的走向。
Fitbit
Fitbit 今年度發表 Fitbit HR 系列產品--Charge HR 與 Fitbit Surge,打開穿戴運動裝置內建心率功能的市場風潮,更一掃過敏事件的低潮。
自從 Fitbit 推出內建 GPS 與心率的 Surge 系列,除了運動功能,更具備來電與簡訊顯示的功能後,連歐巴馬總統都戴著出席各大場合,更讓 Fitbit Q3 的全線產品銷量破 400 萬支。
運動穿戴裝置內建心率從 Mio、TomTom 出發,自 Fitbit 開始成為潮流風向,一時間還衝擊的專業運動穿戴的銷售量,迫使 GARMIN 也推出產品應對;最先推出內建心率 GPS 運動錶的 TomTom 更在年終推出內建 mp3 功能的二代錶應戰。
自此大小廠的技術差距越來越大,產品價格也有明確的分野,從中國主流的 150 人民幣(約 760 元台幣)低價亂鬥,到大廠的美金 $199(約 6600 元台幣)起跳系列,都為來年的穿戴裝置市場設下僻壘分明的戰場。
而做為第一品牌,Fitbit 除營收履創新高,仍須為來年研發資金資釋股籌資,導致股價大跌。畢竟運動專業市場仍非 Fitbit 本業,面對挑戰接踵而來,必要的犧牲是一定有的。但業界預期 2016 年初會有新品,股價於年終再度止損回穩,Fitbit 仍是令人充滿期待的新創公司。
Misfit
Misfit 作為更年輕的穿戴新創公司,雖然沒有螢幕顯示資訊,但靠著全鋁合金圓潤外型、多樣配戴方式,以及 12 顆質感非常的 LED 燈泡,仍掀起一陣時尚穿戴風潮讓 Jawbone UP 在第三代產品也跟進時尚風應戰。
2015 年 11 月 13 日 Fossil 以 2.6 億美元全資收購 Misfit,預料明年度將可能推出更多時尚混搭風格或帶有顯示的產品。
JAWBONE
JAWBONE 於 2011 年推出 JAWBONE UP,在穿戴裝置不成氣候、更不熱門時,獨家推出健康偵測手環,結合 Motion X 感測元件,是第一個敢直言有睡眠偵測的健康手環,再結合內建社群功能,讓使用者與好友緊密分享,不只開創健康手環的基本概念成型,連行動裝置上的應用也可謂開山祖師。
然而,2014 年起,因對市場風向判斷不夠敏銳,遭受一票有螢幕顯示的健康手環瘋狂打臉。UP 系列更因海外售價過份高估,市佔率節節敗退,公司爆發裁員危機。好在專利守成,仍吸引部份廠商投入及時資金救援,明年度如何突破重圍,市場仍是引頸期盼,競爭尚不絕望。
GARMIN
台灣出發,立足美國,以衛星導航起家聞名,全線產品皆為台灣製造(M.I.T),保固售後服務口碑一流的 GARMIN,自 2004 年起發表一系列 forerunner 運動手錶,成為運動穿戴裝置數一數二大廠之一,更是資本最雄厚的穿戴裝置廠商。
2014 年,GARMIN 推出世界上第一款,防水 50 米、待機一年的健身手環,憑藉著持久電力又帶有顯示螢幕,搭配多彩可更換錶帶,一舉衝上僅次於 JAWBONE UP 的全美市佔率,至今仍是備受推崇的健身手環。
2015 年,運動手錶市場被帶起了內建心率感測功能風潮,GARMIN 仍不慌不忙的推出極高單價的 Fenix 3,挑戰高階市場口味。
GARMIN 也不負眾望殺出一條血路,由於本身兼具智慧錶功能(可換動畫錶面、智慧提示、小工具安裝),搭配時尚外型、全方位運動記錄功能與超過兩週的使用時間,更在 Apple Watch 發表前殺出一條血路。
此外,在一片嫌棄心率帶的浪潮中,GARMIN 也順應市場推出 forerunner 225 運動錶。首款內建心率感測器的產品,六月登台發售便引爆全台狂買,可見穿戴裝置市場底氣累積不易,但只要穩固死忠消費者並做好產品設計,行銷便能輕鬆許多。
時隔半年不到,GARMIN 趁勝追擊,在年底資訊月推出內建心率錶的進階款,憑著強勁的智慧提示功能,forerunner 235 不只會顯示來電、簡訊,更能推送 LINE 等通知。
此外,憑藉 Firebeat 的科學公式與全新設計的感測器,增加心率異變率計算功能,使錶款無需心跳帶就能計算 Vox2(最大攝氧量)預估,一舉使 Fitbit 自慚形穢,變成低階入門運動錶。
目前運動穿戴市場,內建心率感測的錶款已不多見,不僅手環需要經過設計、要有顯示畫面、時間日期、內建偵測心跳,還要長時待機。
在 GARMIN 推出 Vivosmart HR 之前,只有三星曾在 2012 年推出過 Gear Fit,過後便只有 2014 年微軟與 Fitbit 相繼推出。
但微軟不支援中文顯示、Fitbit 螢幕小又字太小,只有 GARMIN 憑著自身的封裝實力,推出擁有觸控螢幕、智慧通知、內建心率感測的手環,還能自動計算每日平均心跳、每週運動時間和樓層統計,更能設定碼錶是否紀錄跑步數據,待機時間可 4天左右,又防水 50 米,就像保齡球一樣,在市場上打了一個全倒!
雖每每都有軟韌體不穩定的老毛病,但 GARMIN 終能通過更新來修復,每款產品的壽命都能長達近兩年,也迫使 Fitibit 不得不釋股融資,為研發新產品投入更多經費。
明年 GARMIN 是否會在旗艦錶款上推出內建心率感測,是一票粉絲期盼討論已久的,希望 GARMIN 不會令人失望。
pebble
做為穿戴市場唯一不運動的手錶--pebble 不只是最令人驚奇的產品,更是明年度最令人期待的穿戴公司。
不為別的,就為了那 $3000 萬美金的募資傳奇,比起其它大廠,更是一樁新創公司美夢成真的代名詞。在推出圓型錶款對時尚市場測試水溫的同時,明年度在外型的考驗是更加嚴峻,好險的是,pebble 從來都是熱情四射的產品,相信不令人失望。
Apple
2015 年,不得不提 Apple Watch 了。說實話, Apple Watch 是最沒有討論價值的穿戴裝置,因為它徹頭徹尾就是一個號稱賣了 1400 萬支的失敗實驗品。
相信明年的 Apple 開發者大會,庫克完全不會敢炫耀他在這隻錶上的功績勳章,因為他只有欠消費者一個更好的二代款,以彌補 2015 年購買 Apple Watch 的消費者(因為它太令人失望了)。
Apple Watch 失敗的原因太明顯,賣個手錶還要限地限款的展示,賣得心不甘情不願的就算了,還型號滿天飛。錶帶也是沒有實體鋪貨,在 101 展示 18K 金,結果走出店門,連 Apple Pay 是什麼都不知道,當然我說的是台灣市場。
Apple 在 4 月發表,現在 2015 年都要過了,別說 Pay了,連 Apple Music 都不見鬼影,根本把境外消費者當成買珠寶的土豪。(延伸閱讀:根據統計,Apple Watch 的最大用處是 - 看時間)
Android Wear
Google 身為市場上第一個開始喊著要做智慧手錶的開發商,比起 Apple Watch,其特色只有價錢夠低、造型花樣夠多,在軟體功能上可謂不進反退,還淪落到支援 iOS 的田地。
足見 Android 市場欲振乏力,只剩下玩外型、玩花樣,售後服務差、軟體更新維護不進反退,內建 GPS 的錶款更還寥寥可數,未來可說危機重重,恐會成為錶界的 Windows Phone。
中國市場 : 華為、小米
最後不得不提中國市場,目前中國主流的雜牌軍大亂鬥市場,目標價定在 $199 人民幣上下(約 1000 元台幣),是最為激烈的市場。
小米著眼於此,從小米手環到華米科技的 Amazfit ,足見華米欲穩固次級品市場的心態,隨著小米被山寨得多了,消費者被騙得多了,懂著好欣賞好貨的意識抬頭。
往後華米的考驗將在自身,技術無法提升又著眼低價,終就是成不了大事,明年度應無法再起波瀾。
然而,與 GARMIN 、LG 相同,擁有封裝實力的華為,不跟隨 Android Wear 的浪潮,發開封閉系統的智慧手錶,靠著全時顯示錶面、奢華時尚的外型,成為中國市佔率最高的穿戴裝置廠商。
不只 Lenovo 看不到尾燈,小米還抄不起來,國內外一片注目,連 Apple Watch 都被打入冷宮,可謂穿戴大黑馬,明年度將會大幅威脅其它同業。
SAMSUNG
2015 年,可說是三星最難熬的一年,裁員萬人、手機賣不好、手錶拖到老,才終於在年底前發表 Gear S2,靠著全新設計與封閉系統加持,走出全新的市場風貌。
但三星過往陋習,還無法得知是否改進。包括軟體更新只得半年餘、App 更新說停說停、新手機不相容舊手錶、新手錶不相容舊手機,每個產品都活像私生子一般,個個孤兒,好不可憐。
但明年三星只要維持韌體與軟體的更新,依然可緊抓三星粉絲的心,不用擔心市場流失。
總結 2015 年,最令人沮喪的是,小米手環賣了幾百萬隻,誤導市場對穿戴裝置的想像。但更令人興奮的是,大廠終於要面對面開戰了,人人都認真地開始設計手錶手環,對消費者是一大福音。
明年度不論技術力如何,廠商都必須了解自身優勢,因應不同市場推出不同行銷方式,並且做好產品的售後服務,將穿戴裝置長久經營才能抓緊消費者的心,並得到更多對於產品的反饋,持續深化服務才能長久經營。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