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的智能電視轉型-專訪TCL用戶體驗中心總監陳青瑯
TCL是中國電視的第一大品牌,在全球也排行第三,目前TCL除了持續擴大硬體的市占率外,因應智能電視的發展,在去年成立創新中心,裡面包含用戶調查研究、工業設計、用戶體驗等相關部門,其中用戶體驗中心總監陳青瑯是從工業設計出身,歷經宏碁、光寶、浩漢等公司的磨練,逐漸從不懂UX到現在發展出一套對UX獨特的看法,PunNode藉著他受邀參加五月份MIX大會擔任講者的機會,有了面對面採訪他的機會,談談他到中國企業工作的心得,以及TCL智能電視的發展:
你待過台灣企業與中國企業,兩岸的企業文化或管理思維有什麼不同嗎?
在員工素質上,目前中國的大企業員工素質水平提升很快,早在學生畢業的前一年,CEO會空下一兩周跑去校園做巡迴演講,CEO肯跑的學校都是大陸的重點大學,員工進來後,還會經過兩個月密集的培訓,因此他們的企圖心很強,工作上設定的目標都會完成;不過大陸的員工需要制度,若制度設計得不夠完整,很容易亂套,相比之下,台灣的同事信任度還是比較高,彼此互相支持,不容易出錯。
在人事管理系統上,台灣企業還比不上中國,雖然他們在許多事情的處理原則上還保留彈性,比起國際企業差了一點,但在高速成長底下,能一邊學一邊做已經是不錯的。
台灣的企業擅於優化,把要做的事情慢慢琢磨,做得更好,但大陸則是先做再說,曾經我跟一間銷售公司合作,他們給出的目標是一年要展五千家店,平均一天要十幾家,這是他們在中國市場龐大的基礎底下,所發展出來的目標導向,凡事先說目標。
從傳統電視到智能電視,你認為用戶的需求有什麼樣的轉變?
主要在於內容取得的控制權,從被動式變成主動式,原先單向性的功能,消費者只能躺在沙發上接收訊息,但現在可以在電視上做更多事,選擇權也變多,無論是唱卡拉OK或是玩遊戲,智能電視都要包含這些功能。
不過目前有個問題,消費者並不知道自己買的智能電視有多強大,甚至不知道自己買的是智能電視,我們曾經訪談過一位消費者,他說他想要智能電視,我們請他條列他心目中的智能電視是什麼,他洋洋灑灑寫了許多,我們看完後跟他說,你現在用的電視就是智能電視,所有功能都包含在裡面,之後我們還一一示範給他看,這個故事讓我們有一點警覺心,重新思考關於用戶需求這件事情。
TCL的智能電視有什麼體驗情境?期待與用戶有什麼互動行為?
目前,我們希望智能電視能夠成為家庭的娛樂中心,主要以視頻為主,無論內容來自直播衛星、VOD或是遊戲,另外我們討論過社群溝通,這部分並不是把Line、Skype搬到電視上面去,而是做一種個人式的體驗,不需要打字就能完成,當然這個還停留在想法階段,還有就是與手機的結合與取代,這是一個大問號,也許永遠都不能。
TCL與競爭對手在服務及產品面上的差異為何?
其實在市場上,包含國內及國外品牌,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所以目前智能電視的市場陷入一種僵局,但就我觀察,其實有很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一點,只要進步一點就會有很大的突破,像是小米盒子,他們將Android的系統改掉,發展自己的一套UI,整體搭配起來,無論是速度或體驗都更好,這就是一個進步。另外,像海爾家電,商品的品質不到頂尖,但他們的服務特別好,好到讓人可以安心去購買而不怕買到瑕疵品;再如京東商城,號稱上午下訂單,下午就可以拿到,完全以速度取勝,加上與他們合作的都是知名廠商,很有競爭力。
TCL目前會想做整套式的影音體驗組合,像是TCL生產的ikea電視,單看之下並沒有特別突出,但若與同樣是TCL生產的音效系統還有櫥櫃搭配起來,將是一組完整的體驗,所以目前這個市場看似飽和,但還有許多需求沒有做出來,只要有一間公司做得好,市場就會再延伸。
TCL目前正在轉型,但組織是如何轉化硬體思維到軟體思維?
目前TCL已經做到硬體的垂直整合,在軟體上也佈局一段時間,除了跟愛奇藝以及幾個廠商合作外,TCL本身也投資一個提供內容的公司,就像搜狐及愛奇藝一樣,並擁有百分之百的股權,不過以我的觀點,TCL不能算成功,原因有兩個,第一點是投資回報點,軟體思維是預計要花多少錢,他們會想辦法將流量變大,目標是客戶的體驗值或滿意度,等流量夠大之後再想賺錢的事,但硬體思維是預計要賺多少錢,每一分錢都算得仔細,目前TCL的目標仍舊是賣多少台電視,短期內無法轉換。第二點是服務意識,這是最大的差異,軟體思維是把使用者抓在手上,讓他們慢慢跟著你,但硬體不一樣,賣出去是一次性的,之後不知道會不會再賺這個錢,這對用戶的感受差很多,若這兩點沒顧到,轉型就不容易,對TCL來說,這是目前最大的挑戰,也是所有傳統產業最大的挑戰。
────────────
中國彩色電視的銷量大幅衰退,而智能電視市場也有樂視、小米等互聯網廠商進入,促使TCL、康佳、創維等傳統企業加快腳步,擴大智能電視市占率,TCL所提出的戰略是「產品+服務」、「智能+互聯網」,並進行公司內部不小的改組,但誠如陳青瑯所分享的,公司必須從上到下徹底轉型,改變目標並重視用戶,發揮品牌效應以及影響力,才能在目前已經擁擠的智能電視市場上,找出一條突圍的路。
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