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台灣媒體的三大「亮點」

2013 年 11 月 09 日

最基礎的市場理論告訴我們:產品成本比對手低、做的效益比對手高,就會勝出。若這樣來看,台灣新聞媒體走到如今這個慘況/榮景,就不令人意外了。

現在的情形是:媒體創造錯誤資訊的成本比創造正確資訊來得低,效益卻更高。當內容的正確跟詳實不用被考量,那就可以減少昂貴的人力成本,而當閱聽人其實對於資訊的來源品牌不太在意時,而且也不會對錯誤資訊及糟糕的資訊處理方式有太多反彈的話,只要懂得湊量、拼聳動八卦羶色腥,掌握人性最原始的衝動,就可以做媒體。而這就是我們目前所身處的媒體環境。

所以,當台灣媒體主要的工作是生產錯誤資訊,而非守望、溝通的時候,那我們應該正確的稱呼這個產業:「錯誤資訊與愚蠢角色創造產業」,才能不忘記這個產業如今的本質。在本文,我只提出三個我認為這一新興產業最大的「亮點」。

亮點一:推動專家系統崩壞的偽專家系統

例如我常常看見某些專業領域中的人士,在臉書上指著某則媒體報導開罵,原因是這則報導錯誤地呈現了該專業,不管是在無能還是刻意的情況之下扭曲了該專業,提供了錯誤的資訊。但這些專業人士在深刻了解部分新聞媒體對專業的理解跟重視有多低之後,依然會相信這些屢有前科的媒體對於其他專業的報導,並在相信這些媒體報導的前提之下,引用這些媒體來評論時事。舉個例來說,A的專業是法律,他對於媒體報導法界相關新聞的正確性屢有批判,但當同樣的媒體報導醫療議題的時候,他就會相信這些媒體的訊息,然後加以評論。這是很奇怪的事情,但屢見不鮮。我們總是以為媒體對自己這個專業的扭曲最大,但因為隔行如隔山跟第三人效應(The Third-Person Effect),很難推導出其實媒體也對其他專業做一樣的扭曲,而我們這些聽信無疑的都是推動各專家系統崩壞的幫手。

亮點二:量產愚蠢角色及故事的生產線

大部分台灣媒體是以最低標準在提供資訊的,例如他們假設看新聞的人都不知道PTT是什麼,也都不太懂網路,總是要把一些人稱呼為網友,然後套上一些動作來製造無意義的新聞,像是「網友直呼」、「網友撻伐」、「有網友認為」…特別是電視新聞,如果你不夠愚蠢,是沒有辦法忍受連續看五分鐘的,因為媒體是以「有一群超級愚蠢的觀眾在看新聞」為前提來製作內容。這使得他們要把所有出現在媒體上的角色的描繪地超級愚蠢,才能讓愚蠢的觀眾來訕笑;這些角色包括常見的政客、藝人、學者、以及專業人士。我們看著這些媒體編輯下標跟擷取片段,總覺得這些新聞中的報導對象肯定是出了什麼問題,怎麼可以那麼不懂得說話、不懂得應對,做那麼蠢的事情,任何一般人都看得出有問題的事情還要做…總之就是讓我們嚴重質疑這些人的能力,並且極為輕視、不屑。這其實是讓我們誤判了真實情況,只是媒體透過這種報導手法,讓我們宣洩,同時又累積「不滿」跟「焦慮」罷了。

因為媒體上這些人都太蠢了,我們漸漸變得輕視各種專業,同時產生對自身專業的傲慢。對喜歡批評時事的我等閒人來說,只不過是在大聲批評一個假象、一個稻草人。當我們把注意力通通聚焦在這些傢伙說出口的蠢話上,殊不知這些根本就只是媒體設計來讓我們打的簡單標的,就像把NBA難度調成小學籃球難度一樣,我們灌籃灌得很爽,但都是假的。

亮點三:低品質的「不滿」跟「焦慮」

「不滿」跟「焦慮」是人類之所以尋求資訊的原因。我們需要資訊,因為我們要能因應外界變化,就像漁人得不斷監測海象天氣一樣,在這個資訊時代,對資訊汲汲營營是存活的必須作為。透過產製資訊來營利的媒體,自然深諳永續經營之道就是創造更多的不滿以及焦慮,確保需求。

別誤會,我不是在鼓吹「和諧新聞」典範,而是要請大家了解台灣媒體以累積質差量多的情緒為首要目標的作法,其目的是為了從中獲益。這類資訊的大宗如今以網路尤勝,電視跟報紙都已經比不上這類訊息在網路上的量產與傳播力道之猛烈。事實上,包括本文在內,你都可以視為是協助累積「不滿」跟「焦慮」的幫凶(儘管身為作者我自己認為我寫得還算認真,品質稍高些)。

這些低品質的「不滿」跟「焦慮」就像是「鼎泰豐的炒飯為何加醬油要收50元?不合理!」或是「醫院怎麼可以不收小兒科患者急診?太沒良心!」之類的,媒體快速找議題,囫圇吞棗地設定了故事框架,把人物塞進去,就成形了;好人壞人總是非常清楚,比童話故事還單純。這些故事多半訴諸幾種焦慮,像是金錢焦慮、職場焦慮、學習焦慮、家庭焦慮、社群焦慮,然後固定演出的角色包括無良醫療人員、恐龍法官、迂腐公務員、蛋頭學者、爛老師、黑心商人、慣老闆或寵爸媽等,通常是具有權威跟社會階級的負面刻板形象。閱聽人也就習慣於配著這些刻板形象、刻板故事,做出刻板回應:按讚、轉貼、筆戰一番,然後下一個輪迴。你問:難道就沒有這些恐龍法官、蛋頭學者嗎?當然是有的,但報導批判的方式通常是廉價的,對現況無益的,假使不是一開始就弄錯事實的話。

所以,當市場不鼓勵媒體去製作高成本、高品質的優質報導內容時,我們獲得的就是以另一套邏輯在運作的另一種專業產業,那就是「錯誤資訊與愚蠢角色創造產業」。

啊?你說你是認真正派的媒體人?我也認為我是啊,但在這個產業,我們不是主流。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