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討論


分享本文至 E-mail 信箱

鄭國威專欄 / 一個新媒體工作者對「即時新聞」風潮的自我反省

媒體內容原分兩種:「需要」,「想要」。只給「需要」的媒體多半無趣,只滿足「想要」的媒體難獲得社會信任,不過這兩者都是必要,抓住平衡點就是操盤者的任務。怎知到了現在,除了需要、想要,還多了一種蔚為主流的「無關緊要」。看了端傳媒呂苡榕記者談即時新聞這篇,有感而發。

「機會是給準備好了的人」,這句話我的解釋是:任何事件,發生在準備好了的人身上,就是機會。但是若發生在沒有準備的人身上,就是災難。傳統新聞意理中,媒體其中一個角色是守望,就是讓整個社會能夠對即將發生的事情準備好、對已經發生的事情有清楚的理解。

但現在的媒體以讓人措手不及為目標。事實上,連媒體自己面對議題也都措手不及,當我們面對各種事件,總是感到措手不及、突如其來,就會覺得被欺瞞。久而久之這形塑出兩種極端的社會氛圍,一種是「不信任但習得無助」,一種是「忽略現實世界的複雜而盲信」。

正如端傳媒這篇文章標題指出的「成癮」,我在「App時代的閱讀」這篇文章中提過,現在的網路閱聽人刷著FB、看著手機(以及智能手錶)頻頻挑出的通知,然後快速地瀏覽、按讚、轉發,因為「把未讀的紅色通知都消除了」而感到舒暢,這是一種成癮。

另一方面,做新聞媒體內容的也一樣:把即時新聞像是魚飼料般狂灑,看見網友如池中魚群擁擠爭食,這感覺也同樣令人成癮,特別是當他們可以不在乎魚餌的品質,也不用管魚群吃了到底會不會影響健康。這不只是台灣媒體要承擔的問題,是閱聽人要自我反省的問題,更是新興但已經成為主流的媒體管道(智慧型手機、FB、LINE、Snapchat、Instagram……)為了增加回訪、活躍、瀏覽數據的刻意設計。

我們需要更多專注跟專業的媒體,減少這種措手不及的狀況,培養出更多「準備好了」的公民。但要達成這目標不是靠媒體,而是靠匯聚來的社群。在這個時代,媒體只是一個比較有組織一點的訊息節點,這角色非常重要,但並不偉大。媒體只是讓本來就存在的個人與社群願意發表意見、讓意見得以找到擴大器。

所以我為何跟夥伴持續建立新媒體,目的就在此:我自己覺得,面對太多事件跟議題,我們都毫無準備,於是成了災難,就只好反對,然後一邊反對一邊囫圇吞棗地補課。這實在太讓人苦惱了,我只想到辦媒體並匯聚社群這個方法,如果有別的更有效的方法,當然也值得嘗試,但就不是我能力所及了。從數據上來看,作為泛科相關媒體主力的 PanSci 泛科學過去三年單月PV從 80 萬到 160 萬再到 460萬,雖然還是比不上主流媒體網站,但社會顯然是有所回應。(PS. 我們正在籌備打造新型態泛科技媒體,誠摯徵求強者加入成為主編,意者請跟我聯繫)

我希望訴求「解答新聞」(Solution Journalism)。媒體不是不可以快,但既然我們都知道媒體只是事件的斷面秀,那其實可以選擇把這斷面切在「解答」那邊,而不是問題那邊。新媒體如 Vox 、風傳媒、端傳媒都把 Explainer 作為重點,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還有國內的 UDN 的願景工程系列報導也都強化了這樣的內容。不管你認為這些內容做得如何,多給點回應,我想對工作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鼓勵,也有助於他們在公司內爭取資源。

其實即時新聞不是不能做,快速掌握資訊本來就是新聞媒體的專業,這反而是很多新媒體(包括我自己的)在內所欠缺的能力。正如呂苡榕在文中所舉的例子,很多時候記者的反感是來自於「怎麼連這種新聞也要做?甚至還得即時?」或是「人根本不在現場,做什麼即時?」若是「無關緊要」的新聞,不管是即時還是不即時,都要記者自己去反應。需要自己若是突發事件、或是實時發生的事件,速度當然是重要的,問題在於我們做出速度感跟臨場感這兩個吸引人的要素的同時,如何不讓閱聽人「誤會」即時新聞的內容就是完整訊息,以及要怎樣讓閱聽人更好地理解他現在閱讀的內容是在什麼狀態下被產製出來的。我的想法是:

  1. 透過網站設計與標題凸顯來強調該則即時新聞被產製的過程,用第一人稱方式描述,或利用VR或直播增加臨場感。
  2. 若記者不在現場,要強調記者透過什麼管道來掌握訊息,以及可能會有的錯誤,並承諾即時改正。
  3. 避免為了點閱率等數據而偽造扭曲訊息,或寫誘餌式標題。這不管即時不即時其實都是一樣的。
  4. 即時新聞專區應該提示閱聽人事件正在演進中,並提供其他媒體對該事件的報導。例如用跳出訊息、或是在背景跟邊欄清楚標示。
  5. 提醒自己即時新聞的產製壓力可能會被利用來「放話」,也要提醒讀者目前看見的只是片面觀點。

最後,我也希望閱聽人(也就是所有人)願意放慢步調,對新聞事件可以慢一點咀嚼,慢一點回應,因為現在的步調的確過快了,反而造成錯誤或片面的資訊透過社群媒體快速傳播,使得覆水難收。在社群媒體時代,閱聽人跟媒體的角色重疊也模糊,即時新聞其實是整體社會節奏加入的結果,網路上流傳的三個圓圈交集圖讓大家都知道若要設計「又快、又好、又便宜」是強人所難,所以我們其實也不用因為社群媒體的節奏而壓迫自己,這是我最近學到的,與大家共勉。

本文改寫自2014年5/11的這則臉書發文

關於作者


鄭 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歡迎造訪我的個人 Youtube 頻道:鄭龜煮碗麵

留言討論


網站更新隱私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 及其他相關技術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最佳體驗,通過我們的網站,您確認並同意本網站的隱私權政策更新,了解最新隱私權政策